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butyl-4a,6,7,8a-tetrahydro-5,8-dioxa-1,3,4,9-tetrathia-2-stanna-cyclopenta[b]naphthalene | 190728-8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butyl-4a,6,7,8a-tetrahydro-5,8-dioxa-1,3,4,9-tetrathia-2-stanna-cyclopenta[b]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
2,2-Dibutyl-4a,6,7,8a-tetrahydro-5,8-dioxa-1,3,4,9-tetrathia-2-stanna-cyclopenta[b]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90728-86-0
化学式
C14H24O2S4Sn
mdl
——
分子量
471.317
InChiKey
QVBAXAKYGVXTLC-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7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Dibutyl-4a,6,7,8a-tetrahydro-5,8-dioxa-1,3,4,9-tetrathia-2-stanna-cyclopenta[b]naphthalene正己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2-(5-[1,3]Dithiolan-2-ylidene-[1,3]dithiolo[4,5-d][1,3]dithiol-2-yl)-[1,3]dioxolane; compound with 2-(4-dicyanomethylene-cyclohexa-2,5-dienylidene)-malon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排合成新电子给体的方法:具有1,3-二氧戊环的TTF和DSDTF衍生物
    摘要:
    具有1,3-二氧戊环(2-5)的TTF(四硫富瓦烯)和DSDTF(二烯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是通过MeAl 3促进有机锡硫醇盐(7)与酯(8a-c和9)。2的TCNQ配合物的电阻率表现出金属温度对压缩颗粒的依赖性。
    DOI:
    10.1016/s0040-4039(97)00640-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前所未有的 π 电子供体组成的新型有机超导体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有机供体(1,4-二恶烷-2,3-二基二硫基)二氢四硫富瓦烯 (DODHT) 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质,以及其超导盐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DODHT分子具有通过顺式融合缩合的庞大二恶烷环,与传统的四硫属元素富瓦烯供体相比,DODHT的π电子系统减少,导致电子供体能力弱和现场库仑能量大。尽管如此,DODHT 会产生超导 AsF6 和 PF6 盐,它们是同构的,并在 16.5 kbar 下分别在 3.3 和 3.1 K 处表现出超导跃迁。
    DOI:
    10.1021/ja011114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S,4aR,5S,8R,8aR)-8-乙基-4a,5-二羟基-六氢-2H-2,5-环氧色素-4(3H)-酮 顺式-5-甲氧基-2-苯基-1,3-二恶烷 阿斯利多 锗(II)氯化二噁烷络合物 试剂5-Methyl-5-propargyloxycarbonyl-1,3-dioxane-2-one 螺二醇 螺[环丙烷-1,7'-[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 螺[3,6-二氧杂双环[3.1.0]己烷-2,4'-咪唑烷] 薰衣草恶烷 苯乙醛 1,3-丙烷二基缩醛 脱水莫诺苷元 硫脲与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丙二胺和缩水甘油丁醚的反应产物 硝溴生 盐酸曲阿霉素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1,4-二恶烷 甲基 2,3-脱水-beta-D-呋喃核糖苷 甘油缩甲醛 溴化[5-(羟甲基)-2-苯基-1,3-二噁烷-5-基]-N,N,N-三甲基甲铵 溴[4-(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3-(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2-(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1,4-二氧六环复合物 氯甲基聚苯乙烯 敌噁磷 戊氧氯醛 对二恶烷-2,6-二甲醇 奇烯醇霉素 大观霉素 埃玛菌素 四氢-2-呋喃基甲基2-氯苯甲酸酯 吡啶,2-(1,3-二噁烷-2-基)-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氯-2-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乙氧基-2-异丙基-1,3-二恶烷 反式-2,5-双-(羟甲基)-1,4-二恶烷 双(4-乙基亚苯基)山梨醇 六氢[1,4]二恶英并[2,3-b]-1,4-二恶英 六氢-2,4,4,7-四甲基-4H-1,3-苯并二氧杂环己 全氟(2-氧代-3,6-二甲基-1,4-二恶烷) 亚苄基-2,2-双(氧基甲基)丙酸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6)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5) 二聚丁醇醛 二甲基二恶烷 二甲基2,4:3,5-二-O-亚甲基-D-葡萄糖二酸 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羧酸酯 二甲基-1,4-二恶烷 二甘醇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