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三氟甲氧基-2-碘三氟乙基氟硫酸盐 | 91731-70-3

中文名称
1-三氟甲氧基-2-碘三氟乙基氟硫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rifluoromethoxy-2-iodotrifluoroethyl fluorosulfate
英文别名
1-trifluoromethoxy-2-iodotrifluoroethylfluorosulfate;1,1,2-Trifluoro-2-fluorosulfonyloxy-1-iodo-2-(trifluoromethoxy)ethane
1-三氟甲氧基-2-碘三氟乙基氟硫酸盐化学式
CAS
91731-70-3
化学式
C3F7IO4S
mdl
——
分子量
391.99
InChiKey
JKTVAEAUWBINI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1-73 °C(Press: 165 Torr)
  • 密度:
    2.090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1

SDS

SDS:c05d34036532477523e6a43e125c2bfa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三氟甲氧基-2-碘三氟乙基氟硫酸盐 在 potassium fluoride 作用下, 以71.5%的产率得到二氟碘乙酰氟
    参考文献:
    名称:
    Reaction of perfluoromethylvinyl ether with strong electrophilic reagents
    摘要:
    DOI:
    10.1007/bf00956522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IOSO2F 作用下, 以 1,1,2-三氯三氟乙烷(CFC-113)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5.3%的产率得到1-三氟甲氧基-2-碘三氟乙基氟硫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Reaction of perfluoromethylvinyl ether with strong electrophilic reagents
    摘要:
    DOI:
    10.1007/bf009565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 of chlorine fluorosulfate with 1-trifluoromethoxy-1,2-dichlorotrifluoroethane and 1,2-dichlorohexafluoropropane
    作者:A. V. Fokin、Yu. N. Studnev、A. I. Rapkin、A. S. Tatarinov、K. I. Pasevina
    DOI:10.1007/bf00950165
    日期:1985.7
  • FOKIN, A. V.;STUDNEV, YU. N.;RAPKIN, A. I.;NGUEN, TXE, NGEM;ZAGOREVSKIJ, +, IZV. AN CCCP. CEP. XIM., 1984, N 7, 1572-1576
    作者:FOKIN, A. V.、STUDNEV, YU. N.、RAPKIN, A. I.、NGUEN, TXE, NGEM、ZAGOREVSKIJ, +
    DOI:——
    日期:——
  • FOKIN, A. V.;STUDNEV, YU. N.;RAPKIN, A. I.;TATARINOV, A. S.;PASEVINA, K. +, IZV. AN CCCP. CEP. XIM., 1985, N 7, 1669-1672
    作者:FOKIN, A. V.、STUDNEV, YU. N.、RAPKIN, A. I.、TATARINOV, A. S.、PASEVINA, K. +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