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与Fe(III)-卟啉的表面衍生化是按照一种新程序进行的,其中该配合物而不是表面含有氨基丙基硅烷官能团。这避免了早期系统在类似系统上报道的被硅烷基团引起的表面失活的问题。通过激光闪光光解,紫外可见光谱和光电化学方法对透光分散体的表征表明,溶剂的性质是确定涉及接枝卟啉的氧化还原过程的重要参数。特别是,有人观察到对捕获光生电子时形成的Fe(II)-卟啉的稳定性有显着影响。在分子氧对环己烷和环己烯的单加氧过程中,对复合体系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估。结合卟啉,相对于CO的总降解,可提高单氧化产物的收率和形成对于两个被检查的基板,都为2。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要求使用复合光催化系统提高效率和选择性。此外,在环己烷中,我们观察到铁-卟啉配合物也改变了该过程的选择性,从而增加了醇与酮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