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dimethoxy(thiobenzohydrazide) | 66299-5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dimethoxy(thiobenzohydrazide)
英文别名
3,4-Dimethoxythiobenzohydrazid;3,4-dimethoxybenzenecarbothiohydrazide
3,4-dimethoxy(thiobenzohydrazide)化学式
CAS
66299-55-6
化学式
C9H12N2O2S
mdl
——
分子量
212.272
InChiKey
YAHFDVJFWLVTB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112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339.9±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2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4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56.51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dimethoxy(thiobenzohydrazide)盐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5h, 生成 2-(3,4-dimethoxyphenyl)-5-(4-methoxyphenyl)-1,3,4-thiad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苯甲硫代酰肼和苯甲亚胺乙酯合成 2, 5-二取代 1, 3, 4-噻二唑的新方法
    摘要:
    在目前的研究中,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技术,用于从苯甲亚胺酸乙酯和苯并硫代酰肼合成2,5-二取代1,3,4-噻二唑。该方案经过碱基介导的亲核加成消除过程,然后进行分子内重排。我们的方法利用常用且无毒的底物和简单的后处理程序,以高收率(70-91%)生产具有多种取代基的 2,5-二苯基 1,3,4-噻二唑衍生物。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合成 1, 3, 4-噻二唑的方法,使用苯甲亚胺乙酯和苯并硫代酰肼,在 Et3N 存在下,在 DMSO 溶剂中作为经济实惠且易于获得的起始材料,在环境条件下生成衍生物。
    DOI:
    10.2174/157017862066623060208583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硫酸介导的通过二硫酯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 2,5-二取代 1,3,4-噻二唑:晶体结构预测、DFT 研究和 Hirshfeld 表面分析的方法
    摘要:
    迫切需要发现新方法,通过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从而使多种功能化的分子可用。在 H 2 SO 4存在下,通过二硫酯和苯甲酸的分子内环化反应高效、简便地合成 2, 5-二取代的 1, 3, 4-噻二唑已使用二硫酯开发。合成的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和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进行表征和确认。几何形状(键长和键角)和分子性质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DFT) 在 B3LYP/6-31G 理论水平估计的,没有对称约束。使用优化的结构绘制前沿分子轨道(HOMO 和 LUMO),阐明了化合物的电荷转移协作和化学稳定性。发现了良好的相关系数 (R 2= 0.9629 和 0.9176,) 在实验键长和键角与理论值之间。Hirshfeld 表面 (HS) 分析表明,5h 化合物的氧和氮原子可能充当 H 键受体,预计某些 H 键接触会在分子的 HS 上显示为红点。
    DOI:
    10.1016/j.molstruc.2021.1319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 deficient heteroaromatic ammonioamidates. Part 25. N-(Quinazolin-3-io)amidates. Part 12. The synthesis of n-(6,7-dimethoxy-2-methylquinazolin-3-io)ethoxythioformamidate and of 2-(3,4-dimethoxyphenyl)-8,9-dimethoxy-5-methyl-10bH-[1,3,4]-thiadiazolo [3,2-c] quinazoline, the ring isomer of N-(6,7-dimethoxy-2-methylquinazolin-3-io)-3,4-dimethoxy(thiobenzamidate)
    作者:Magda Lempert–Sréter、Károly Lempert、Jørgen Møller
    DOI:10.1039/p19830002011
    日期:——
    The synthesis of N-(6,7-dimethoxy-2-methylquinazolin-3-io)ethoxythioformamidate (7a) has been carried out starting with the thioacylhydrazone (5a)via cyclization of the acetylamino thioacylhydrazone (6a). An analogous attempt to synthesize the related thiobenzamidate (7b) failed and furnished instead the cyclic form of the desired product, the [1,3,4] thiadiazolo [3,2-c] quinazoline (12b). In contrast
    N-(6,7-二甲氧基-2-甲基喹唑啉-3-io)乙氧基代甲酰胺酸酯(7a)的合成从代酰基hydr(5a)开始,通过乙酰代酰基hydr(6a)的环化而进行。合成相关的代苯甲酰胺(7b)的类似尝试失败了,而是提供了所需产物[1,3,4]噻二唑[3,2- c ]的环状形式]喹唑啉(12b)。与酰hydr(5a)和(6a)相反,在研究的条件下,相关的代苯甲酰hydr(5b)和(6b)显示为它们的环状异构体,分别为噻二唑啉(8b)和(9b)。(9b)的环化提供了噻二唑喹唑啉(12b)。该环状形式(12b)的存在以及喹唑啉酮(氨基甲酸酯)(7b)的二聚体(17)的缺失与相关的喹唑啉碘酸盐(1)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 LEMPERT-SRETER, M.;LEMPERT, K.;MOLLER, J.,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3, N 9, 2011-2015
    作者:LEMPERT-SRETER, M.、LEMPERT, K.、MOLLER, J.
    DOI:——
    日期:——
  • LEMPERT-SRETER M.; LEMPERT K.; BRUCK P.; TOTH G., ACTA CHIM. ACAD. SCI. HUNG. <ACAS-A2>, 1977, 94, NO 4, 391-401
    作者:LEMPERT-SRETER M.、 LEMPERT K.、 BRUCK P.、 TOTH 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