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 | 124526-3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
英文别名
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1,5-diphenyl-3-(pyridin-2-yl)formazan;N'-anilino-N-phenyliminopyridine-2-carboximidamide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化学式
CAS
124526-39-2
化学式
C18H15N5
mdl
——
分子量
301.351
InChiKey
RTKICLAZHBGCB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2.2±37.0 °C(Predicted)
  • 密度:
    1.1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4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2.0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45 %的产率得到2,3-diphenyl-5-[2]pyridyl-tetrazol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释放抗增殖甲臜螯合剂的四唑阳离子的设计
    摘要:
    癌细胞通常对铁有较高的需求,铁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铁成瘾为开发针对铁代谢的广谱抗癌药物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了预螯合方法,以在特定条件下释放金属结合化合物,从而限制脱靶毒性。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种受广泛用于评估哺乳动物细胞活力的四唑阳离子生物还原启发的预螯合策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四唑的化合物,用于细胞内释放金属结合甲臜配体。适合细胞内还原的还原电位和甲臜支架上的N-吡啶基供体的组合产生了两种有效的前螯合剂。还原的甲臜作为三齿配体结合,并稳定配体与金属化学计量比为 2:1 的复合物中的低自旋 Fe(II) 中心。四唑盐在血清中稳定超过 24 小时,并且在一组癌细胞系中记录了微摩尔水平的抗增殖活性。其他测定证实了前螯合剂的细胞内激活及其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和干扰铁可用性的能力。前螯合剂影响了关键铁调节因子(即转铁蛋白受体 1 和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并
    DOI:
    10.1021/jacs.3c02033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盐酸sodium carbonate decahydrate四丁基溴化铵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first “Kuhn verdazyl” ligand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ts PdCl2 complex with analogous 6-oxoverdazyl ligands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两种新型 N,Nâ²-二羰基verdazyl自由基配体及其相应 PdCl2 复合物的合成和特性。这两种自由基中的一种属于 "库恩"(Kuhn)verdazylâ结构类型,是通过对这类verdazyl的标准合成程序进行调整而制成的。N,N²-二苯基-6-氧代overdazyl是通过水解相关的四氮烷制备的;生成的N,N²-二苯基甲酰肼与吡啶甲醛缩合,然后按照标准程序氧化成verdazyl。在乙腈溶液中,通过自由基与氯化钯的反应,制备了这两种verdazyls的方形平面氯化钯配合物。报告介绍了新吠陀配体及其钯配合物的结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一般来说,与每种吠陀类型相关的以配体为中心的独特性质会延续到配合物的性质中。电化学研究揭示了以配体为中心的氧化和还原过程;尽管金属配合物中钯上的自旋析出程度很小,但讨论了氧化和还原电位的巨大变化(相对于游离羰基配体的电位)。
    DOI:
    10.1039/c3dt52191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WORM type memory device based on ionic organotin complex using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 ligand
    作者:Sunita Birara、Atanu Betal、Prem Lama、Satyajit Sahu、Ramesh K. Metre
    DOI:10.1016/j.molstruc.2023.135708
    日期:2023.9
    behavior of an ionic organotin complex containing a 2-pyridine substituted formazan ligand is described herein. Ionic organotin complex (1) wa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diphenyltin dichloride with 1,5-Diphenyl-3-(2-pyridyl)formazan ligand (L) in the presence of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in a 2:1 molar ratio in refluxing toluene for 24 hrs.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 1 was confirmed using the single-crystal
    本文描述了包含 2-吡啶取代的甲臜配体的离子有机锡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取 (WORM) 型记忆行为。离子有机锡络合物 ( 1 ) 是二苯基化物与 1,5-二苯基-3-(2-吡啶基) 甲臜配体 (L) 在稀盐酸存在下以 2:1 的摩尔比在回流甲苯中反应得到的24 小时。复合物1的结构使用单晶 X 射线衍射技术证实了这一点,该技术揭示了八面体四化二苯基酸盐和三角双锥二氯化三苯基锡酸盐阴离子通过吸引力和氢键与 1,5-二苯基-3-(2-吡啶基)甲臜阳离子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当用作属绝缘体属 (MIM) 型存储器件中的活性材料时,络合物1表现出独特的一次写入多次读取 (WORM) 型开关存储特性,开关比高达 10 4. 有趣的是,该器件还显示出低开关电压和良好的读取能力。这项工作为合理设计和制造基于离子有机锡配合物的高性能一次写入多次读取 (WORM) 型存储器件提供了新的方向。
  • 一种基于氮杂环结构的有机发光氮自由基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号:CN114804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氮杂环结构的有机发光氮自由基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于氮杂环结构的有机发光氮自由基分子,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氮自由基分子的中心位置为六元氮杂环自由基,六元氮杂环自由基有4个氮原子,六元氮杂环自由基通过共振离域在其中两个氮原子上,其余的两个氮原子与两个碳原子分别可以和取代基相连,实现对有机发光氮自由基分子的修饰。由于单电子在六元杂环上离域,有效分散了单电子密度;同时,六元杂环中有多达4个氮原子,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电负性,使得单电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比碳自由基更为紧密,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Kuhn; Muenzing, Chemische Berichte, 1953, vol. 86, p. 858,860
    作者:Kuhn、Muenzin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