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催化的α-(二苯基亚甲基)亚
氨基酯(1)或烯丙基二苯基甘
氨酸
亚胺(2)的脱羧烯丙基化是构建新的C(sp 3)C(sp 3)键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ONIOM(B3LYP /
LAN
L2DZ + p:PM6)]结合实验观察,研究了该反应的详细机理。发现整个催化循环包括三个步骤:氧化加成,脱羧和还原烯丙基化。1对[(dba)Pd(PPh 3)2的氧化加成](dba =
二亚苄基丙酮)产生烯丙基
钯阳离子和具有+ 9.1kcal mol -1的低活化势垒的
羧酸根阴离子。以下确定速率的脱羧反应是通过溶剂暴露的α-亚
氨基
羧酸羧酸根阴离子,而不是活化障碍为+22.7 kcal mol -1的O-连接的烯丙基
钯羧酸盐进行的。由这种脱羧作用生成的2-氮杂烯丙基阴离子在外球过程中攻击与Pd中心相对的烯丙基
配体的表面,从而产生主要产物3,其活化势垒低于次要产物4。与观测到的区域选择性呈正线性Hammett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