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备了几种2-和3-(苯基偶氮)吡啶衍生物。它们的大多数反式异构体在 320 nm 附近有一个大吸收带 (∼2 × 104 M−1 cm−1 (1 M = 1 mol dm−3)) 和一个小吸收带 (∼400 M−1 cm−1)约450纳米。所有这些化合物在较短(反式至顺式)和较长(顺式至反式)波长吸收带的照射下都会发生光致异构化。 3-(苯基偶氮)吡啶的反式异构体比顺式异构体与锌卟啉的轴向配位更强,而由于空间原因,2-(苯基偶氮)吡啶的情况相反。这些苯基偶氮吡啶在配位后会猝灭锌卟啉的荧光。这些特性被用于锌卟啉的光触发荧光调制。将光照射到苯基偶氮吡啶和锌卟啉的混合溶液中,引起苯基偶氮吡啶的光异构化,其与锌卟啉发生缔合或解离,导致锌卟啉荧光的减弱或增强。例如,当使用 4-甲氧基-2-(苯基偶氮)吡啶时,Zn-四苯基卟啉的荧光强度可逆地改变高达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