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了高度不溶的二酰亚胺抗肿瘤剂米坦度胺(1b)的潜在前药。米线度胺和甲醛之间的缩合反应可干净地得到稳定的双(羟甲基)化合物7a,该化合物部分溶于水(约0.8%),并在P-388筛查中显示出改进的活性。当该化合物用仲胺处理时,可以分离出高收率的曼尼希碱。来自N-甲基哌嗪的化合物(7b)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于临床试验。与其他醛的缩合要么没有反应,要么没有活性差的化合物。由7a和琥珀酸酐制备水溶性酯,但是效力和活性降低。1a的双键与臭氧的氧化产生了惰性二酸,而二氢化合物的活性与烯烃相同。当用马来酰亚胺光解其它芳族化合物(苯甲醚,对二甲苯,均三甲苯)时,发现所得的光产物是无活性的。由相应的酸酐合成了来自其他环系统的二酰亚胺,发现它们是无活性的。然而,这些(12a)之一的双(羟甲基)衍生物在P-388筛选中是有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