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e | 20789-5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e
英文别名
2-O-Allyl-3.5.6-tri-O-benzyl-D-glucofuranose;(3R,4S,5R)-5-[(1R)-1,2-bis(phenylmethoxy)ethyl]-4-phenylmethoxy-3-prop-2-enoxyoxolan-2-ol
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e化学式
CAS
20789-52-0
化学式
C30H34O6
mdl
——
分子量
490.596
InChiKey
OPRZTEOPYUZKAG-MPUKMYD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e乙硫醇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1%的产率得到(2R,3R,4S,5R)-5-Allyloxy-1,2,4-tris-benzyloxy-6,6-bis-ethylsulfanyl-hexa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2-和4- O-烯丙基和炔丙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分子内1,3-偶极氮酮和一氧化氮环加成:手性环醚稠合的异恶唑烷,异恶唑啉和异恶唑的通用方法
    摘要:
    从容易获得的葡萄糖二硫缩醛制备2- O-和4- O-烯丙基和-炔丙基葡萄糖以及相应的肟衍生物。上述无环2- O-烯丙基葡萄糖衍生物的N-苄基和N-甲基硝酮的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导致并入有四氢呋喃环的手性异恶唑烷的非对映选择性形成。EI质谱显示与呋喃氧原子相邻的C-烷基的特征性裂解。对映体纯的三取代四氢呋喃是通过还原性裂解其中一个环加合物的异恶唑烷环而获得的。相反,2- O的一氧化氮环加成反应-烯丙基衍生物提供相应的二氢异恶唑啉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其立体化学是根据光学叠加原理初步确定的。由五烯丙基硝酮或一氧化二氮独家形成四氢呋喃环表明,五元环比六元或七元环更优选。将从五烯丙基葡萄糖获得的3,4,5,6,7-戊烯丙基氧基-1-硝基庚烷衍生物生成的腈氧化物进行非对映选择性环加成,得到与吡喃环稠合的异恶唑啉。通过2- O-和4- O-炔丙基衍生物的腈氧化环加成,也以高收率制备了含有四氢呋喃和氧杂环丁烷环的对映体纯的异恶唑。
    DOI:
    10.1016/j.tet.2005.01.119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ide 在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6%的产率得到2-O-allyl-3,5,6-tri-O-benzylgluc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2-和4- O-烯丙基和炔丙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分子内1,3-偶极氮酮和一氧化氮环加成:手性环醚稠合的异恶唑烷,异恶唑啉和异恶唑的通用方法
    摘要:
    从容易获得的葡萄糖二硫缩醛制备2- O-和4- O-烯丙基和-炔丙基葡萄糖以及相应的肟衍生物。上述无环2- O-烯丙基葡萄糖衍生物的N-苄基和N-甲基硝酮的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导致并入有四氢呋喃环的手性异恶唑烷的非对映选择性形成。EI质谱显示与呋喃氧原子相邻的C-烷基的特征性裂解。对映体纯的三取代四氢呋喃是通过还原性裂解其中一个环加合物的异恶唑烷环而获得的。相反,2- O的一氧化氮环加成反应-烯丙基衍生物提供相应的二氢异恶唑啉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其立体化学是根据光学叠加原理初步确定的。由五烯丙基硝酮或一氧化二氮独家形成四氢呋喃环表明,五元环比六元或七元环更优选。将从五烯丙基葡萄糖获得的3,4,5,6,7-戊烯丙基氧基-1-硝基庚烷衍生物生成的腈氧化物进行非对映选择性环加成,得到与吡喃环稠合的异恶唑啉。通过2- O-和4- O-炔丙基衍生物的腈氧化环加成,也以高收率制备了含有四氢呋喃和氧杂环丁烷环的对映体纯的异恶唑。
    DOI:
    10.1016/j.tet.2005.01.1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Über Tribenzyl-<scp>D</scp>-glucofuranoside, eine neue Gruppe von Heilmitteln auf dem Kohlenhydratgebiet. 1. Mitteilung über verätherte Kohlenhydrate
    作者:G. Huber、A. Rossi
    DOI:10.1002/hlca.19680510602
    日期:1968.7.10
    AbstractThe synthesis of ethyl‐3, 5, 6‐tri‐O‐benzyl‐D‐glucofuranoside, a new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 and of a series of its homologues (at C‐1) and acyl or O‐alkyl derivatives (at C‐2) is described. With the help of nmr‐spectroscopy the configuration and possible ring conformation of some of the anomers are discuss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