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triethylsil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idine | 1450751-4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triethylsil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2-(2-(trieth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idine
2-(2-(triethylsil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450751-45-7
化学式
C18H22F3NSi
mdl
——
分子量
337.46
InChiKey
OLWZXAYNWQHWR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8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12.8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乙基硅烷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 在 [RuHCl(CO)(PPh3)3] 、 norbornenepotass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52%的产率得到2-(2-(triethylsil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II)/乙酸盐催化2-芳基含氮杂环的分子间脱氢邻位甲硅烷基化
    摘要:
    已经描述了RuHCl(CO)(PPh 3)3 -OAc催化体系在使用HSiEt 3作为甲硅烷基化试剂的2-芳基N-杂环的选择性分子间单C H H甲硅烷基化中的首次应用。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并且具有克级放大的潜力,这为多功能有机硅烷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方便实用的途径。该催化体系也可用于具有挑战性的sp 3 C–H键的甲硅烷基化。
    DOI:
    10.1039/c9ob00609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milabile <i>N</i>-Xylyl-<i>N</i>′-methylperimidine Carbene Iridium Complexes as Catalysts for C–H Activation and Dehydrogenative Silylation: Dual Role of <i>N</i>-Xylyl Moiety for ortho-C–H Bond Activation and Reductive Bond Cleavage
    作者:Gyeongshin Choi、Hayato Tsurugi、Kazushi Mashima
    DOI:10.1021/ja406519u
    日期:2013.9.4
    phenylpyridine were selectively formed before yielding mono-ortho-silylation products. The bis(cyclometalated)iridium complex ((Xy)C(∧)C:)(C(∧)N)IrOAc (2d) ((Xy)C(∧)C: = a cyclometalated N-xylyl-N'-methylperimidine-carbene ligand and C(∧)N = a 2-pyridylphenyl ligand), reacted with 2 equiv of Et3SiH to give an iridium hydride complex, (L(4))(C(∧)N)Ir(H)(SiEt3) (8d) (L(4) = N-CH3, N-3,5-(CH3)2C6H3 perimidine), via
    使用 (L)Ir(cod)(X) (1)(L = 一个基于 perimidine 的卡宾配体,X = OAc 和 OCOPh)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甲苯回流条件下实现了吡啶基和亚胺基底物与三乙基硅烷的直接脱氢硅烷降冰片烯作为氢清除剂的存在,并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了硅烷化产物。分离的双(环属化)配合物,(C(∧)C:)(C(∧)N)IrOAc (2) (C(∧)C: = 环属化的 perimidine-carbene 配体和 C(∧)N = a环属化吡啶基-和亚胺基-连接的芳族底物)是关键中间体,其中在产生单邻甲硅烷化产物之前选择性地形成底物如苯基吡啶的环属化五元属环。双(环属化)络合物 ((Xy)C(∧)C:)(C(∧)N)IrOAc (2d) ((Xy)C(∧)C: = 环属化 N-二甲苯基-N' -甲基嘧啶-卡宾配体和 C(∧)N = 2-吡啶基苯基配体),与 2 当量的
  • An effective and versatile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heteroarylsilanes <i>via</i> Ir(<scp>iii</scp>)-catalyzed C–H silylation
    作者:Zhi-Bo Yan、Meng Peng、Qi-Long Chen、Ka Lu、Yong-Qiang Tu、Kun-Long Dai、Fu-Min Zhang、Xiao-Ming Zhang
    DOI:10.1039/d1sc02344f
    日期:——
    spirocyclic NHC Ir(III) complex (SNIr), generating a variety of heteroarylsilane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f this catalytic system is that multiple types of intermolecular C–H silylation can be achieved using one catalytic system at α, β, γ, or δ positions of heteroatoms with excellent regioselectivities.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and DFT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olycyclic ligand of SNIr can form an
    在明确定义的螺环 NHC Ir( III) 络合物 (SNIr),生成各种杂芳基硅烷。这种催化系统的一个显着优点是,在杂原子的 α、β、γ 或 δ 位置使用一个催化系统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分子间 C-H 硅烷化,并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机理实验和 DFT 计算表明,SNIr 的多环配体可以形成可分离的环属化中间体,使苯基齿状化合物游离,并为激活底物提供半开放空间。通常,有利的甲硅烷基化发生在螯合杂原子的 γ 或 δ 位置,形成 5 或 6 元 C-Ir-N 环状中间体。如果在空间上禁止这种激活模式,则会在 α 或 β 位置发生甲硅烷基化。
  • 一种2-芳基邻位取代三乙基硅吡啶类化合物 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五邑大学
    公开号:CN10965142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芳基邻位取代三乙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乙基硅烷、2‑芳基吡啶类化合物无机碱、不饱和烯烃和催化剂加入到盛有溶剂的反应容器中,加热条件下一锅法制得所述2‑芳基邻位取代三乙基吡啶类化合物。本发明创造性地由相对低廉的配合物催化催化剂,在添加无机碱和烯烃的条件下,催化2‑芳基吡啶衍生物与三乙基硅烷加热搅拌下一锅法合成2‑芳基邻位取代三乙基吡啶类化合物,除终产物外,一系列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体均无需分离和纯化,只需要一个反应步骤,使用的催化剂量较少,且价格较为低廉,为工业生产减少了资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