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zinc(ii)–3-amino-1,2,4-triazola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nstructed by varying carboxylate anions
摘要:
通过在 Zn(II)-L 体系中引入各种次级辅助配体,成功地获得了{[Zn2(atz)2(pda)]}n (3)、{[Zn4(atz)2(btc)]Â-4H2O}n (4)和{[Zn2(atz)2(btec)]Â-H2O}n (5)、通过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粉末 X 射线衍射(PXRD)和单晶 X 射线衍射(Hatz = 3-amino-1,2、4-三唑醇,Hbia = 苯甲酸,H2tpa = 1,4-对苯二甲酸,H2pda = 1,4-苯二乙酸,H3btc = 1,3,5-苯三羧酸,H4btec = 1,2,4,5-苯四羧酸)。化合物 1 具有拓扑结构为 (4.82) 的二维层,未配位的氨基和来自双原子配体的未配位氧原子之间的氢键进一步稳定了该层。化合物 2 由 Zn(II)离子和 μ3-atz 配体构建而成,具有{4.82.103}{4.82}拓扑结构的三维 3,4 连接框架。化合物 3 显示了一个具有{4.6.8}{4.62.83}拓扑结构的三维 3,4 连接网络。化合物 4 具有三维 9 节网络,点符号为 {4.8.9}2{4.82}{4.83.9.10}{5.8.9}4{5.82}。化合物 5 显示了一个具有{4.82}4{42.83.10}2{84.102}拓扑结构的三维 3,4,4 连接框架。这五种复合物的不同结构表明,羧酸配体的骨架对 MOFs 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复合物 1â5 在固态下的发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