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trimethylsiloxytropone | 62412-1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trimethylsiloxytropone
英文别名
7-trimethylsiloxytropone;2-Trimethylsilyloxytropon;2-trimethylsilyloxycyclohepta-2,4,6-trien-1-one
2-trimethylsiloxytropone化学式
CAS
62412-19-5
化学式
C10H14O2Si
mdl
——
分子量
194.305
InChiKey
NTXLPVIEQZXHF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 °C(Press: 0.03 Torr)
  • 密度:
    1.0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6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trimethylsiloxytropone五羰基铁 以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MORITA NOBORU; ASAO TOYONOBU; TAJIRI AKIO; SOTOKAWA HIDEO; HATANO MASAHIR+, TETRAHEDRON LETT., 27,(1986) N 33, 3873-387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托酚酮的几种 2-酰基和 2-甲硅烷基衍生物中可逆取代基迁移的 A13C 核磁共振研究。肌钙蛋白-IV
    摘要:
    为许多托酚酮的 2-酰基和 2-甲硅烷基衍生物确定了可逆取代基迁移的能垒。发现能垒取决于迁移基团的性质。环上的不对称单取代使平衡有利于一种动态异构体。在所研究的两种情况下(3-bromotropolone 和 3-bromotropolone 醋酸盐),发现平衡向在 7 位带有溴原子的异构体移动。
    DOI:
    10.1139/v82-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vidence from Mechanistic Probes for Distinct Hydroperoxide Rearrangement Mechanisms in the Intradiol and Extradiol Catechol Dioxygenases
    作者:Meite Xin、Timothy D. H. Bugg
    DOI:10.1021/ja8029569
    日期:2008.8.1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Criegee rearrangement step of catechol 1,2-dioxygenase (CatA) from Acinetobacter sp. proceeds via a direct 1,2-acyl migration, via homolytic O-O cleavage, or via a benzene oxide-oxepin rearrangement. Incubation of CatA with 3-chloroperoxybenzoic aci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9:1 mixture of 2-chlorophenol and 3-chlorophenol, via a mechanism involving O-O homolytic cleavage
    三个机械探针用于研究来自不动杆菌属的儿茶酚 1,2-双加氧酶 (CatA) 的 Criegee 重排步骤。通过直接的 1,2-酰基迁移、均裂 OO 裂解或苯氧化物-oxepin 重排进行。CatA 与 3-过氧苯甲酸的孵育导致形成 2-苯酚3-氯苯酚的 9:1 混合物,其机制涉及 OO 均裂。CatA 与 2-氢过氧-2-甲基环己酮的孵育导致 5,6-二酮庚烷-1-醇的形成,这也符合 OO 均裂机制,但与直接 1,2-酰基迁移不一致。CatA 与 6-羟甲基-6-甲基环己-2,4-二烯酮(一种能够进行苯氧化物-氧杂环庚酸酯重排的类似物)的温育未分离出反应产物,但不能进行 OO 均裂。相比之下,来自大肠杆菌的外二醇双加氧酶 MhpB 与 6-羟甲基-6-甲基环己-2,4-二烯酮孵育导致 2-托酚酮扩环产物的形成,与外二醇的 1,2-烯基直接迁移一致解理。总之,结果表明内二醇和外二醇儿茶酚双加氧酶的
  • HARRISON R. M.; HOBSON J. D.; MIDGLEY A. W.,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JCPK-BH>, 1976, NO 22, 2403-2407
    作者:HARRISON R. M.、 HOBSON J. D.、 MIDGLEY A. W.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脱羰秋水仙碱 红陪酚四甲基醚 红倍酚 秋水仙碱甲硫代磺酸盐 秋水仙碱 硫代秋水仙碱 甲基丙烯酸7-氧代-4-(苯基偶氮)-1,3,5-环庚三烯-1-基酯 甲基6-肼基-7-氧代-1,3,5-环庚三烯-1-羧酸酯 环庚三烯酮 环庚三烯酚酮 氨甲酸,(1-乙基戊基)-,甲基酯(9CI) 桧木醇 异秋水仙胺 尼楚酮 对二硫辛酸 双环[4.4.1]十一碳-1(10),2,4,6,8-五烯-11-酮 双环[4.1.0]庚-1,3,5-三烯-7-酮 去乙酰氨基秋水仙碱 原秋水仙碱 十四烷酸,4-(十八烷氧基)-7-羰基-1,3,5-环庚三烯-1-基酯 乙基[(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酯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铟 α-(异丙基)-&#x3B3,&#x3B3-二甲基环己丙醇 beta-斧松素 [(7S)-7-乙酰氨基-1,3-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2-基]2-氯乙酸酯 [(7S)-7-乙酰氨基-1,2-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3-基]2-氯乙酸酯 N-(2-巯基乙基)秋水仙胺 N-脱乙酰基3-去甲基硫代秋水仙碱 N-脱乙酰基,1,2,3,10-脱甲基秋水仙碱 N-甲酰脱乙酰秋水仙碱 N-甲酰基秋水仙胺 N-甲基-秋水仙碱 N-三氟乙酰基-N-甲基-去乙酰基秋水仙碱 N-[(S)-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2,2,2-三氟乙酰胺 N-[(7S)-4-(羟基甲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0-(丁基氨基)-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硫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基氨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丙酰胺 N-[(7R)-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乙氧基乙酰基)去乙酰基硫代秋水仙碱 N-(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乙酯 N-(4-甲酰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0-二甲基氨基-1,2,3-三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9-四甲氧基-10-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9H-三苯并[A,C,E][7]环轮烯-9-酮 8H-环庚三烯并[c]异噻唑-8-酮,3-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