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diazo-4-phenylpentan-2-one | 172756-7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1-diazo-4-phenylpentan-2-one
英文别名
(4S)-1-diazo-4-phenylpentan-2-one
(S)-(+)-1-diazo-4-phenylpentan-2-one化学式
CAS
172756-70-6
化学式
C11H12N2O
mdl
——
分子量
188.229
InChiKey
WXGXKPHLMCTZGG-VIFPVBQ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9.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醇(S)-(+)-1-diazo-4-phenylpentan-2-onesilver(l) oxide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82%的产率得到methyl (S)-(+)-4-phenylpen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使用手性醛抑制剂区分远程立体中心构型的能力
    摘要:
    已经使用手性醛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作为探针探索了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SC) 和 α-胰凝乳蛋白酶 (CT) 区分远离催化位点的立体中心的 R-和 S-构型的能力. 评估的抑制剂是 (R)- 和 (S)-3- 苯基丁醛和 (R)- 和 (S)-4- 苯基戊醛,其中 C-3 和 C-4 的立体中心分别远离醛官能团,与催化丝氨酸残基相互作用。还分别评估了非手性母体化合物 3-苯基丙醛和 4-苯基丁醛以供参考。发现每种醛都是两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T 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 SC。在这个系列中,与非手性亲本醛相比,R 中心甲基的存在显着改善了两种酶的结合。相比之下,对S-甲基取代基结合的影响相同...
    DOI:
    10.1021/ja952835t
  • 作为产物:
    描述:
    (+/-)-3-苯基丁酸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S)-(+)-1-diazo-4-phenylpen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使用手性醛抑制剂区分远程立体中心构型的能力
    摘要:
    已经使用手性醛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作为探针探索了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SC) 和 α-胰凝乳蛋白酶 (CT) 区分远离催化位点的立体中心的 R-和 S-构型的能力. 评估的抑制剂是 (R)- 和 (S)-3- 苯基丁醛和 (R)- 和 (S)-4- 苯基戊醛,其中 C-3 和 C-4 的立体中心分别远离醛官能团,与催化丝氨酸残基相互作用。还分别评估了非手性母体化合物 3-苯基丙醛和 4-苯基丁醛以供参考。发现每种醛都是两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T 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 SC。在这个系列中,与非手性亲本醛相比,R 中心甲基的存在显着改善了两种酶的结合。相比之下,对S-甲基取代基结合的影响相同...
    DOI:
    10.1021/ja952835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Redox-Relay Oxidative Heck Arylations of Acyclic Alkenyl Alcohols using Boronic Acids
    作者:Tian-Sheng Mei、Erik W. Werner、Alexander J. Burckle、Matthew S. Sigman
    DOI:10.1021/ja402916z
    日期:2013.5.8
    A general, highly selective asymmetric redox-relay oxidative Heck reaction using achiral or racemic acyclic alkenols and boronic acid derivatives is reported. This reaction delivers remotely functionalized arylated carbonyl products from acyclic alkenol substrates, with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under mild conditions, bearing a range of useful functionality. A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initial migratory insertion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electronic nature of the boronic acid and more subtle electronic effects of the alkenyl alcohol.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