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2-methoxybenzyl)-6-(4-chlorophenyl)tetrazolo[1,5-b]pyridazine | 1318634-3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2-methoxybenzyl)-6-(4-chlorophenyl)tetrazolo[1,5-b]pyridazine
英文别名
6-(4-Chlorophenyl)-8-[(2-methoxyphenyl)methyl]tetrazolo[1,5-b]pyridazine
8-(2-methoxybenzyl)-6-(4-chlorophenyl)tetrazolo[1,5-b]pyridazine化学式
CAS
1318634-38-6
化学式
C18H14ClN5O
mdl
——
分子量
351.795
InChiKey
ILDVNUVOQYIMB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65.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45%的产率得到8-(2-methoxybenzyl)-6-(4-chlorophenyl)tetrazolo[1,5-b]pyrid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银纳米粒子对新型杂环化合物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1-[4-(2-methoxy benzyl)-6-aryl-pyridazin-3(2H)-ylidene] 肼用于合成新型杂环体系,如噻唑烷、酞嗪、吡唑、四唑、酰肼和新的哒嗪衍生物探索银纳米粒子对其生物活性效率的影响。借助几种分析技术,对新杂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包括:1 H-NMR、FTIR和质谱。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银纳米颗粒,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线研究证实了银纳米颗粒的形成。大多数新制备的杂环在体外作为新的抗微生物剂进行了评估。使用圆盘扩散法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对新杂环抗菌活性的组合影响。化合物10a对银纳米粒子溶液对黄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增强作用最强。
    DOI:
    10.5012/bkcs.2010.31.12.35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