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bromo-1-(pyrrolidin-1-ylmethyl)naphthalen-2-ol | 727708-5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bromo-1-(pyrrolidin-1-ylmethyl)naphthalen-2-ol
英文别名
——
6-bromo-1-(pyrrolidin-1-ylmethyl)naphthalen-2-ol化学式
CAS
727708-53-4
化学式
C15H16BrNO
mdl
——
分子量
306.202
InChiKey
UEDJRPIVEPAU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3.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bromo-1-(pyrrolidin-1-ylmethyl)naphthalen-2-ol叔丁基过氧化氢sodium dodecyl-sulfatecopper(II) acetate monohydrate 作用下, 反应 3.5h, 以85%的产率得到6-溴-2-羟基-1-萘醛
    参考文献:
    名称:
    贝蒂碱的铜催化氧化脱氨:萘酚和苯酚的苯甲酰化/甲酰化的有效方法
    摘要:
    通过Betti碱的氧化脱氨作用,铜催化的萘酚和苯酚的苯甲酰化/甲酰化。
    DOI:
    10.1039/c6ra04567g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氢吡咯6-溴-2-萘酚聚合甲醛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5%的产率得到6-bromo-1-(pyrrolidin-1-ylmethyl)naphthal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环胺的氧化还原中性α,β-双官能化
    摘要:
    与不断增长的允许胺有效 α 官能化的方法相反,很少有策略能够直接在 β 位官能化胺。概述了利用原位生成的烯胺进行胺 β 官能化和 α,β 双官能化的通用氧化还原中性策略。这个概念在从简单的 1-(氨甲基)-β-萘酚和 2-(氨甲基)-苯酚制备多环 N,O-缩醛的背景下得到了证明。
    DOI:
    10.1002/anie.2013111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α-Func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Dihydro-1,3-Oxazines
    作者:Mohit L. Deb、Suvendu S. Dey、Isabel Bento、M. Teresa Barros、Christopher D. Maycock
    DOI:10.1002/anie.201304654
    日期:2013.9.9
    Traffic control: The hydroxy functional group directs the α‐func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synthesizing 1,3oxazines by CO bond formation. Reaction occurs with both benzylic and non‐benzylic amines. In the case of naphthoxazine synthesis, 100 % diastereoselectivity was observed. A tentative two‐pathway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reaction.
    交通控制:羟基官能团指导叔胺的α-官能化,通过CO键的形成合成1,3-恶嗪。与苄基和非苄基胺都发生反应。在并恶嗪合成的情况下,观察到100%的非对映选择性。对于该反应,提出了一种暂定的两种途径的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