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两种镍(II)超分子化合物[Ni(H2O)6](4-apyH)2 [Ni(2,6-pydc)2] 2·4H2O·2EtOH(1)和[Ni(2,3-pydcH) [2·2H2O](2)(其中4-apy = 4-氨基吡啶,2,3-pydcH2 = 2,3-吡啶二羧酸和2,6-pydcH2 = 2,6-吡啶二羧酸)在结构上进行了比较和解决方案表格。化合物1中的2,6-pydc配体同时使用其羧基与镍(II)进行配位,而化合物2中的2,3-pydc配体仅通过一个羧基与第二个羧基结合预期会与另一个Ni(II)原子结合,但不与金属配位。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配体结合亲和力的差异可能与这些配体的质子转移组装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和相互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