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利用甲醛和由金属离子引导的硝基烷烃合成十三元四氮杂七环。(12-甲基-12-硝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高氯酸铜(II)和μ-氯-1,1,1-三氯-2-(12-甲基-12)的晶体结构-硝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双铜(II)
摘要:
甲醛和硝基乙烷或硝基丙烷与1,8-二氨基-3,6-二氮杂辛烷的铜(II)或镍(II)配合物在甲醇中的反应产生复杂的大环12-甲基-12-硝基-1,4,7 ,10-四氮杂环十三烷(L 1)或12-乙基类似物(L 2)。铜(II)和镍(II)配合物均被分离为高氯酸盐。后者以单线态基态存在,但也分离出了具有三线态基态的四氢硼酸酯和二硫氰酸镍(II)化合物。[Cu(L 1)] 2+的高氯酸盐由结构确定定义的,由具有桥连的高氯酸盐基团的线性聚合物组成,所述高氯酸盐基团占据围绕大环伯胺和金属离子的正方形平面的轴向位点;Cu–N的距离为1.943(7)和1.96(1)Å,Cu–O的距离为2.62(1)和2.65(2)Å。[Cu(L 1)] 2+从氯离子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深绿色的L 1络合物,其中含有等摩尔量的[CuCl 4 ] 2–阴离子。的X射线结构分析中定义的分子为双核中性化合物[铜(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