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Ethyl-1,4-benzodioxine-3,7-dione | 919111-1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Ethyl-1,4-benzodioxine-3,7-dione
英文别名
——
4a-Ethyl-1,4-benzodioxine-3,7-dione化学式
CAS
919111-12-9
化学式
C10H10O4
mdl
——
分子量
194.187
InChiKey
GMBNIHQIWXRVF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a-Ethyl-1,4-benzodioxine-3,7-dioneWilkinson's catalyst 氢气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72%的产率得到(4aS,8aS)-8a-Ethyl-tetrahydro-benzo[1,4]dioxine-2,6-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resorcinol derivatives: useful conditions leading to valuable cyclohexa-2,5-dienones
    摘要:
    The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resorcinol derivatives with various oxidants is examined, as is the reactivity of cyclohexa-2,5-dienone that emerged.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herein. (C) 2003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td.
    DOI:
    10.1016/s0040-4039(03)01118-3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羟基苯甲醛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四丁基碘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N,N-二异丙基乙胺 、 zinc di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硝基甲烷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4a-Ethyl-1,4-benzodioxine-3,7-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Rishirilide B 的全合成:间苯二酚衍生物对映选择性氧化脱芳构通用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
    描述了 (+)-rishirilide B (2) 的简明合成。这是自然界中发现的 rishirilide B (2) (+)-对映体的首次合成报道。该策略强调了邻醌甲基化物偶联方法与对映选择性间苯二酚脱芳构化方法的有价值的组合,提供了密集功能化的手性结构单元。收敛合成说明了这些方法及其支持化学的一些改进和改进。其中包括 PhI[OTMS]OTf 的原位生成。该氧化剂与苯酚31的组合构成了具有2-烷基取代基的间苯二酚的非对映选择性氧化脱芳构化的第一个实例。此外,还报道了环砜34的制备。作为一种表达易于裂解的 O-苄基残基的新型二甲基化物前体,砜 34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会被证明是有用的。还描述了使用二甲基肼的氨基铝来打开和裂解[1,4]-二恶烷-2-酮的方案。该过程通过抛弃手性导向基团来揭示羟基二酮 36。1,3-二酮 36 的区域选择性 O-氨甲酰化能够将剩余的羰基转化为 2 中的 α-羟基羧酸。
    DOI:
    10.1021/ja062987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Rishirilide B: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neral Processes for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Resorcinol Derivatives
    作者:Lupe H. Mejorado、Thomas R. R. Pettus
    DOI:10.1021/ja062987w
    日期:2006.12.1
    amide of dimethylhydrazine for opening and cleavage of a [1,4]-dioxan-2-one is also described. This procedure unmasks the hydroxy dione 36 by jettisoning the chiral directing group. Regioselective O-carbamylation of the 1,3-dione 36 enabl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maining carbonyl into the alpha-hydroxy carboxylic acid found in 2. The total synthesis of (+)-rishirilide B (2) requires 15 pots from
    描述了 (+)-rishirilide B (2) 的简明合成。这是自然界中发现的 rishirilide B (2) (+)-对映体的首次合成报道。该策略强调了邻醌甲基化物偶联方法与对映选择性间苯二酚脱芳构化方法的有价值的组合,提供了密集功能化的手性结构单元。收敛合成说明了这些方法及其支持化学的一些改进和改进。其中包括 PhI[OTMS]OTf 的原位生成。该氧化剂与苯酚31的组合构成了具有2-烷基取代基的间苯二酚的非对映选择性氧化脱芳构化的第一个实例。此外,还报道了环砜34的制备。作为一种表达易于裂解的 O-苄基残基的新型二甲基化物前体,砜 34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会被证明是有用的。还描述了使用二甲基肼的氨基铝来打开和裂解[1,4]-二恶烷-2-酮的方案。该过程通过抛弃手性导向基团来揭示羟基二酮 36。1,3-二酮 36 的区域选择性 O-氨甲酰化能够将剩余的羰基转化为 2 中的 α-羟基羧酸。
  •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resorcinol derivatives: useful conditions leading to valuable cyclohexa-2,5-dienones
    作者:Ryan W Van De Water、Christophe Hoarau、Thomas R.R Pettus
    DOI:10.1016/s0040-4039(03)01118-3
    日期:2003.6
    The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resorcinol derivatives with various oxidants is examined, as is the reactivity of cyclohexa-2,5-dienone that emerged.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herein. (C) 2003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S,4aR,5S,8R,8aR)-8-乙基-4a,5-二羟基-六氢-2H-2,5-环氧色素-4(3H)-酮 阿斯利多 锗(II)氯化二噁烷络合物 试剂5-Methyl-5-propargyloxycarbonyl-1,3-dioxane-2-one 螺二醇 螺[环丙烷-1,7'-[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 螺[3,6-二氧杂双环[3.1.0]己烷-2,4'-咪唑烷] 薰衣草恶烷 苯乙醛 1,3-丙烷二基缩醛 脱水莫诺苷元 硫脲与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丙二胺和缩水甘油丁醚的反应产物 硝溴生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1,4-二恶烷 甲基 2,3-脱水-beta-D-呋喃核糖苷 甘油缩甲醛 溴化[5-(羟甲基)-2-苯基-1,3-二噁烷-5-基]-N,N,N-三甲基甲铵 溴[4-(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3-(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2-(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1,4-二氧六环复合物 氯甲基聚苯乙烯 敌噁磷 戊氧氯醛 对二恶烷-2,6-二甲醇 奇烯醇霉素 大观霉素 埃玛菌素 吡啶,2-(1,3-二噁烷-2-基)-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2,5-双-(羟甲基)-1,4-二恶烷 双(4-乙基亚苯基)山梨醇 六氢[1,4]二恶英并[2,3-b]-1,4-二恶英 六氢-2,4,4,7-四甲基-4H-1,3-苯并二氧杂环己 全氟(2-氧代-3,6-二甲基-1,4-二恶烷) 亚苄基-2,2-双(氧基甲基)丙酸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6)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5) 二聚丁醇醛 二甲基二恶烷 二甲基2,4:3,5-二-O-亚甲基-D-葡萄糖二酸 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羧酸酯 二甲基-1,4-二恶烷 二甘醇酐 二环[3.1.0]己烷-3-酮,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肟 二氯硼烷二氧六环 二氧六环-d8 二氢壮观霉素 二恶烷 二噁烷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