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isobutoxynaphthalene | 1309933-7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isobut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bromo-2-(2-methylpropoxy)naphthalene
1-bromo-2-isobut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309933-75-2
化学式
C14H15BrO
mdl
MFCD18262598
分子量
279.176
InChiKey
LRYJTMGPIZLMA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5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romo-2-isobutoxynaphthalene(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palladium(II) dichloride正丁基锂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Z)-2-((2-isobutoxynaphthalen-1-yl)(phenyl)methylene)-2,3-dihydro-1H-ind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轴向手性二芳基亚甲基茚满酮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我们描述了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第一个 atropselective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以获取轴向手性 ( Z )-二芳基亚甲基茚满酮 (DAI)。尽管 DAI 在结构上与亚芳基茚满酮相似,但其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外消旋或手性方法。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展示了 ( Z )-DAI的外消旋和 atropselective 合成的通用和有效的协议。一个不寻常的分子内 Morita-Baylis-Hillman 反应被用于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 Z 选择性合成。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6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轴向手性二芳基亚甲基茚满酮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我们描述了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第一个 atropselective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以获取轴向手性 ( Z )-二芳基亚甲基茚满酮 (DAI)。尽管 DAI 在结构上与亚芳基茚满酮相似,但其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外消旋或手性方法。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展示了 ( Z )-DAI的外消旋和 atropselective 合成的通用和有效的协议。一个不寻常的分子内 Morita-Baylis-Hillman 反应被用于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 Z 选择性合成。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6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Regioselective Bromination of Alkoxy Naphthalenes with Trimethyl Benzyl Ammonium Tribromide: Synthetic and Kinetic Approach
    作者:K. Rajendar Reddy、K. C. Rajanna、K. Uppalaiah、S. Ramgopal
    DOI:10.1002/kin.20821
    日期:2014.1
    Bromination of 2‐alkoxynaphthalene (2‐ANP) and its derivatives with trimethyl benzyl ammonium tribromide (TMBATB) did not proceed smoothly even under reflux conditions. But the addition of microconcentrations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to the reaction afforded dramatic rate accelerations as well as good‐to‐excellent yield of the products ranging from 70% to 90%. Reactions underwent regioselective
    即使在回流条件下,用三甲基苄基三溴化铵(TMBATB)溴化2-烷氧基萘(2-ANP)及其衍生物。但是,将微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到反应中,可以显着加快速率,并获得70%至90%的优良产率。反应在2-烷氧基萘的1-位进行区域选择性单溴化。溴化速率已通过电导法进行了跟踪。反应动力学表明[2-ANP]和[TMBATB]中的一级动力学。在存在CTAB的动力学结果是根据Raghavan–Srinivasan模型(用于胶束介导的双分子反应)解释的。
  •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xially Chiral Diarylmethylidene Indanones
    作者:Prashant Kumar、Rajendra P. Shirke、Sonu Yadav、S. S. V. Ramasastry
    DOI:10.1021/acs.orglett.1c01671
    日期:2021.6.18
    triflates to access axially chiral (Z)-diarylmethylidene indanones (DAIs).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AIs are unknown, despite their bein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arylidene indanones, primarily due to the lack of racemic or chiral methods. Through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a general and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racemic as well as the atropselective synthesis of (Z)-DAIs. An unusual
    我们描述了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第一个 atropselective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以获取轴向手性 ( Z )-二芳基亚甲基茚满酮 (DAI)。尽管 DAI 在结构上与亚芳基茚满酮相似,但其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外消旋或手性方法。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展示了 ( Z )-DAI的外消旋和 atropselective 合成的通用和有效的协议。一个不寻常的分子内 Morita-Baylis-Hillman 反应被用于 β-酮烯醇三氟甲磺酸酯的 Z 选择性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