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 | 67301-4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
英文别名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2-Brommethyl-1-brom-2-buten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化学式
CAS
67301-41-1
化学式
C5H8Br2
mdl
——
分子量
227.927
InChiKey
JBLWFRKFPUSFK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07.3±20.0 °C(Predicted)
  • 密度:
    1.74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六甲基磷酰三胺草酰氯sodium methylate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wittig重排合成功能化紫杉烷骨架的新方法
    摘要:
    利用分子内Diels-Alder(IMDA)和Wittig重排反应的组合描述了紫杉醇骨架的快速合成方法。
    DOI:
    10.1016/s0040-4039(00)788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2-methylenebutane-1,3-diol氢溴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bromo-2-(bromomethyl)but-2-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wittig重排合成功能化紫杉烷骨架的新方法
    摘要:
    利用分子内Diels-Alder(IMDA)和Wittig重排反应的组合描述了紫杉醇骨架的快速合成方法。
    DOI:
    10.1016/s0040-4039(00)7880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Conolutinine
    作者:Xiangyang Feng、Guangde Jiang、Zilei Xia、Jiadong Hu、Xiaolong Wan、Jin-Ming Gao、Yisheng Lai、Weiqing Xie
    DOI:10.1021/acs.orglett.5b02046
    日期:2015.9.18
    The firs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conolutinine was achieved in 10 steps. The synthesis featured a catalytic asymmetric bromocyclization of tryptamine to forge the tricycle intermediate. Hydration of an alkene catalyzed by Co(acac)2 was also employed as a key step to diastereoselectively introduce the tertiary alcohol moiety.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conolutinine was established to
    (-)-香豆素的第一对映选择性合成是通过10个步骤完成的。该合成的特征是色胺的催化不对称环化反应生成了三环中间体。Co(acac)2催化的烃的合也被用作非对映选择性地引入叔醇部分的关键步骤。基于这种不对称的总合成,(-)-conututinine的绝对构型被确定为(2 S,5 aS,8 aS,13 aR)。
  • Crawford,R.J. 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8, vol. 56, p. 992 - 997
    作者:Crawford,R.J. et al.
    DOI:——
    日期:——
  • YADAV, J. S.;RAVISHANKAR, RENDUCHINTALA, TETRAHEDRON LETT., 32,(1991) N3, C. 2629-2632
    作者:YADAV, J. S.、RAVISHANKAR, RENDUCHINTAL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