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2-naphthyl)propyl>morpholine | 236389-4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2-naphthyl)propyl>morpholine
英文别名
4-[3-(2-Naphthalenyl)propyl]morpholine;4-(3-naphthalen-2-ylpropyl)morpholine
4-<3-(2-naphthyl)propyl>morpholine化学式
CAS
236389-40-5
化学式
C17H21NO
mdl
——
分子量
255.36
InChiKey
UUYJWJOGZDEUQ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3-羟丙基)吗啉4-二甲氨基吡啶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 、 bis(2-phenylpyridinato)(2,2'-bipyridine)iridium(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乙醇胺四丁基溴化铵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三乙胺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三环己基膦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4-<3-(2-naphthyl)propyl>morph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镍双催化苯酚和伯醇甲磺酸酯的 C(sp2)–C(sp3) 交叉电偶联反应
    摘要:
    引入烷基,特别是通过利用丰富原料的创新 C(sp 2 )–C(sp 3 ) 键形成方法,有望扩大化学空间,特别是在药物发现项目中。在此,我们采用生物质衍生的丰富酚类和未活化的脂肪醇作为 C(sp 2 )–C(sp 3 ) 交叉亲电子偶联反应的偶联伙伴。我们的创新包括通过相同的活化剂活化偶联伙伴,并设计一个催化系统,在确保交叉选择性的同时活化更强的键。可见光光氧化还原/镍双催化系统可适应大范围的底物范围,并耐受不同的官能团。此外,活化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在一锅中进行,并且可以放大反应。该方法还用于迭代交叉偶联,并应用于药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突出了它们的合成适用性。涉及发光猝灭、循环伏安法、自由基猝灭和自由基时钟研究的初步机理研究阐明了所提出的反应机理。
    DOI:
    10.1021/acscatal.4c039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synthesi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naphthylpropylamines by rhodium(I)-catalysed carbonylative hydroaminomethylation
    作者:Thorsten Rische、Peter Eilbracht
    DOI:10.1016/s0040-4020(99)00414-7
    日期:1999.6
    Secondary and tertiary naphthylpropylamines are prepared in high yields by the reaction of 2-vinylnaphthalene,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es, 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in presence of [Rh(cod)Cl]2 as catalyst via a one-pot hydroformylation - amine condensation - reduction sequence.
    仲和叔萘丙胺是通过2-乙烯基萘,伯或仲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Rh(cod)Cl] 2作为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一锅加氢甲酰化反应-胺缩合-还原反应高产率制备的顺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