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1-naphthonitrile | 1638155-5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1-naphthonitrile
英文别名
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naphthalene-1-carbonitrile;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naphthalene-1-carbonitrile
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1-naphthonitrile化学式
CAS
1638155-53-9
化学式
C19H22BNO2
mdl
——
分子量
307.2
InChiKey
UUUINOXTRGIBM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9.3±28.0 °C(Predicted)
  • 密度:
    1.0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42.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1-naphthonitrile双氧水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2%的产率得到2-(2-hydroxyethyl)-1-naphthalene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乙烯基芳烃的区域选择性邻位C?H氰化反应
    摘要:
    开发了一种用于乙烯基芳烃区域选择性邻位C - H氰化的铜基催化技术。该方法为乙烯基芳烃衍生物的选择性官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提出了铜催化的氰基脱芳构化机制来解释该反应的区域化学过程。
    DOI:
    10.1002/anie.201402449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烯基萘N-氰基-4-甲基-N-苯基苯磺酰胺联硼酸频那醇酯chloro[1,3-bis(2,4,6-trimethylphenyl)imidazol-2-ylidene]copper(I)lithium tert-but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3%的产率得到2-(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ethyl)-1-naphth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的硼氢化/正氰化和银催化的环状过程对苯乙烯的官能化作用
    摘要:
    从简单的乙烯基芳烃开始,开发了一种高效的两步法组装茚满酮衍生物。该序列首先涉及通过使用IMesCuCl作为催化剂将双(频哪醇)二硼(B 2 pin 2)和N-氰基-N-苯基-对甲基苯磺酰胺(NCTS)添加到各种苯乙烯中。该步骤同时完成了烯烃的硼氢化和 苯单元的原氰化。由此获得的产物通过AgNO 3进一步功能化。/ selectfluor介导的BPin和氰基官能团的偶联,以使新的五元环环化。这种组合的两步序列为多种乙烯基芳烃底物的位点选择性衍生化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DOI:
    10.1002/anie.2015073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bined Cyanoborylation, C–H Activation Strategy for Styrene Functionalization
    作者:Annabel Q. Ansel、John Montgomery
    DOI:10.1021/acs.orglett.0c03138
    日期:2020.11.6
    A one-pot multicomponent copper-catalyzed protocol for borylation/ortho-cyanation of styrene derivatives followed by a Suzuki–Miyaura coupling provides a platform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selectivity between distal or proximal functionalization of arenes.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gent nitrile-directed C–H functionalization (acetoxylation, pivalation, and methoxylation) offers an effective
    一锅多组分催化的苯乙烯生物硼酸化/邻化方案,然后是 Suzuki-Miyaura 偶联,为探索控制芳烃远端或近端功能化之间的选择性的因素提供了一个平台。发散腈导向的 C-H 功能化(乙酰氧基化、新戊化和甲氧基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合成复杂性的有效方法。最后,温和还原脱的发展允许无痕方法访问功能化联芳基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