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R,4E)-3-diethylisopropylsilyloxy-2-methylhex-4-enal | 173726-0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R,4E)-3-diethylisopropylsilyloxy-2-methylhex-4-enal
英文别名
(E,2R,3R)-3-[diethyl(propan-2-yl)silyl]oxy-2-methylhex-4-enal
(2R,3R,4E)-3-diethylisopropylsilyloxy-2-methylhex-4-enal化学式
CAS
173726-02-8
化学式
C14H28O2Si
mdl
——
分子量
256.461
InChiKey
DGZXXDBINNXFII-QZVITLN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8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立体控制的(+)-伴刀霉素F的全合成:手性酮的硼介导的醇醛缩醛反应的战略应用
    摘要:
    高度立体控制的18成员大环内酯(+)-伴刀霉素F(液泡ATPase的有效抑制剂)的总合成过程在26个步骤中以5.8%的产率进行了描述。这三个关键片段,C1-C13乙烯基碘,C14-C22乙烯基锡和C23-C28醛,是通过不对称的硼介导的适当手性酮结构单元的羟醛反应来有效构建的。事实证明,C7 / C9羟基的甲硅烷基保护性质对于实现大环化至关重要,而TES醚要优于环状甲硅烷基衍生物。在C1–C13乙烯基碘化物和C14–C22乙烯基锡烷片段之间进行Liebeskind-Stille交叉偶联反应以组装(12 E,14 E-二烯,一种改良的Yamaguchi大内酯化反应,提供了必需的18元大环核。该高级中间体还可以通过其他步骤得到:使用酯化步骤连接C1-C13和C14-C22片段,然后进行Pd催化的分子内Stille反应以安装(12 E,14 E)-二烯。然后将所得的大环中间体转变为甲基酮,从而使
    DOI:
    10.1016/j.tet.2011.09.012
  • 作为产物:
    描述:
    (2S,3RS,4S,5R,6E)-5-diethylisopropylsilyloxy-4-methyloct-6-ene-2,3-diol 在 sodium period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2R,3R,4E)-3-diethylisopropylsilyloxy-2-methylhex-4-enal
    参考文献:
    名称:
    立体控制的(+)-伴刀霉素F的全合成:手性酮的硼介导的醇醛缩醛反应的战略应用
    摘要:
    高度立体控制的18成员大环内酯(+)-伴刀霉素F(液泡ATPase的有效抑制剂)的总合成过程在26个步骤中以5.8%的产率进行了描述。这三个关键片段,C1-C13乙烯基碘,C14-C22乙烯基锡和C23-C28醛,是通过不对称的硼介导的适当手性酮结构单元的羟醛反应来有效构建的。事实证明,C7 / C9羟基的甲硅烷基保护性质对于实现大环化至关重要,而TES醚要优于环状甲硅烷基衍生物。在C1–C13乙烯基碘化物和C14–C22乙烯基锡烷片段之间进行Liebeskind-Stille交叉偶联反应以组装(12 E,14 E-二烯,一种改良的Yamaguchi大内酯化反应,提供了必需的18元大环核。该高级中间体还可以通过其他步骤得到:使用酯化步骤连接C1-C13和C14-C22片段,然后进行Pd催化的分子内Stille反应以安装(12 E,14 E)-二烯。然后将所得的大环中间体转变为甲基酮,从而使
    DOI:
    10.1016/j.tet.2011.09.0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in macrolide synthesis: A sequential aldol/glycosylation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concanamycin A
    作者:Ian Paterson、Malcolm D. McLeod
    DOI:10.1016/0040-4039(95)01913-3
    日期:1995.12
    The C19–C28 model fragment 2 of concanamycin A (1) was prepared by a Mukaiyama aldol reaction between silyl enol ether 11 and aldehyde 4 to give 7, followed by glycosylation with activated sugar 14 or 15.
    伴刀豆球蛋白A(1)的C 19 –C 28模型片段2是通过甲硅烷基烯醇醚11与醛4之间的Mukaiyama aldol反应制备的,得到7,然后用活化糖14或15进行糖基化。
  • Total Synthesis of (+)-Concanamycin F
    作者:Ian Paterson、Victoria A. Doughty、Malcolm D. McLeod、Thomas Trieselmann
    DOI:10.1002/(sici)1521-3773(20000403)39:7<1308::aid-anie1308>3.0.co;2-7
    日期:2000.4.3
  •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concanamycin F: the strategic use of boron-mediated aldol reactions of chiral ketones
    作者:Ian Paterson、Victoria A. Steadman neé Doughty、Malcolm D. McLeod、Thomas Trieselmann
    DOI:10.1016/j.tet.2011.09.012
    日期:2011.12
    cross-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the C1–C13 vinyl iodide and C14–C22 vinyl stannane fragments to assemble the (12E,14E)-diene, a modified Yamaguchi macrolactonisation delivered the requisite 18-membered macrocyclic core. This advanced intermediate was also obtained by an alternative sequence using an esterification step to connect the C1–C13 and C14–C22 fragments followed by a Pd-catalysed intramolecular
    高度立体控制的18成员大环内酯(+)-伴刀霉素F(液泡ATPase的有效抑制剂)的总合成过程在26个步骤中以5.8%的产率进行了描述。这三个关键片段,C1-C13乙烯基碘,C14-C22乙烯基锡和C23-C28醛,是通过不对称的硼介导的适当手性酮结构单元的羟醛反应来有效构建的。事实证明,C7 / C9羟基的甲硅烷基保护性质对于实现大环化至关重要,而TES醚要优于环状甲硅烷基衍生物。在C1–C13乙烯基碘化物和C14–C22乙烯基锡烷片段之间进行Liebeskind-Stille交叉偶联反应以组装(12 E,14 E-二烯,一种改良的Yamaguchi大内酯化反应,提供了必需的18元大环核。该高级中间体还可以通过其他步骤得到:使用酯化步骤连接C1-C13和C14-C22片段,然后进行Pd催化的分子内Stille反应以安装(12 E,14 E)-二烯。然后将所得的大环中间体转变为甲基酮,从而使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