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由(1 R)-3-羟基亚甲基冰片烷-2-硫酮与几种2-氨基硫代-烷基苯并咪唑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四齿配体,以及它们的阳离子锌(II)和铜(II)配合物。尽管游离配体以噻吩二胺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但根据累积光谱证据推论,与金属的结合以其烯硫代乙亚胺的形式发生。铜(II)配合物表现出中等强度吸收在410和435(µm 3 500)之间和520和535 nm(µm 1200 dm 3 mol –1 cm –1)之间,归因于烯硫醇σ(S –)→铜II和π(S–)→Cu II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Imct)跃迁,以及相对强烈的配体场跃迁,范围在610–650 nm(μl1500 dm 3 mol –1 cm –1)。当连接亚胺和硫醚官能团的碳链的长度从两个增加到四个时,所有的谱带都会经历逐渐的红移。冷冻溶液的epr光谱表明,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铜( II)向伪四面体几何结构逐渐变形。一系列中性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