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henylthioethyl-triphenylsilane | 18849-2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henylthioethyl-triphenylsilane
英文别名
triphenyl[2-(phenylthio)ethyl]silane;triphenyl-(2-phenylsulfanyl-ethyl)-silane;Triphenyl-(2-phenylmercapto-aethyl)-silan
2-phenylthioethyl-triphenylsilane化学式
CAS
18849-21-3
化学式
C26H24SSi
mdl
——
分子量
396.628
InChiKey
WMRVPHINQLMG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5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henylthioethyl-triphenylsilane 在 H2O2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2-phenylsulfonylethyl-triphen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ynthesis of (Arylthioalkyl)- and (Arylsulfonylalkyl)-silanes
    摘要:
    DOI:
    10.1021/ja01111a045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乙烯基硫醚三苯基硅烷potassium carbonate溶剂红 43三异丙基硅烷硫醇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7%的产率得到2-phenylthioethyl-triphen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中性和高价烯烃与叔和仲氢硅烷的可见光驱动自由基反式-硅氢加成反应
    摘要:
    在新开发的由曙红Y,硫醇和碱添加剂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中性和富含烯烃的可见光驱动的自由基硅氢加成反应。发现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各种线性和环状烯烃以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方式与叔和仲氢硅烷进行这种无金属的氢化硅烷化。还研究了二烯化合物的反应性和类固醇药物的后期氢化硅烷化的比较。氘标记实验表明,以反式立体化学逐步形成C–Si和C–H键是可取的,其中硫醇可能起氢原子转移剂的作用。
    DOI:
    10.1021/acs.joc.8b024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tra-substituted Aryl Silanes
    作者:Henry Gilman、A. G. Brook、Lewis S. Miller
    DOI:10.1021/ja01111a044
    日期:1953.8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i: MVol.C, 24, page 75 - 77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