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phenylphosphonium)[Ni(N,N'-bis(2-hydroxyiminopropanoyl)-1,3-diaminopropane(-3H))]*H2O | 853055-4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phenylphosphonium)[Ni(N,N'-bis(2-hydroxyiminopropanoyl)-1,3-diaminopropane(-3H))]*H2O
英文别名
——
(tetraphenylphosphonium)[Ni(N,N'-bis(2-hydroxyiminopropanoyl)-1,3-diaminopropane(-3H))]*H2O化学式
CAS
853055-47-7
化学式
C9H13N4NiO4*C24H20P*H2O
mdl
——
分子量
657.328
InChiKey
PGAXHKOGXWTMGW-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螯合肟-酰胺配体的 Ni(II) 和 Cu(II) 配合物的老熟人和新颖的复杂结构
    摘要:
    在系统研究具有不同长度的聚亚甲基间隔物 L1-L3 的甲基羟基亚氨基乙酰胺双螯合物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过程中,分离出许多新的 Ni(II) 和 Cu(II) 物种,并使用单晶 X 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在所有这些化合物中,二价金属由配体供体原子以方形平面排列配位。此外,还报道了一种偶然发现的新型中性 Ni(II) 配合物,其中配体 L2 的丙烷间隔物发生氧化为丙烯间隔物,其中一个酰胺基团被氧化为酮亚胺。所得配体 L2′ 可形成中性平面 Ni(II) 配合物,这些配合物以固态相互组装,并产生两个多态性结构。在这两种结构中,配体绝缘中得到的无限、完全平行的金属离子柱可用作亚纳米导电连接器的前驱体材料。总体而言,本文报告了七种新的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 Ni(II) 和 Cu(II) 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它们的晶体结构,以及两种结构相似的 Ni(II) 配合物(黄色和红色)的实验和计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DOI:
    10.3390/molecules29020522
  • 作为产物:
    描述:
    nickel(II) nitrate hexahydrate四苯基溴化膦N,N'-bis(2-hydroxyiminopropionyl)propane-1,3-diamin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7 %的产率得到(tetraphenylphosphonium)[Ni(N,N'-bis(2-hydroxyiminopropanoyl)-1,3-diaminopropane(-3H))]*H2O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螯合肟-酰胺配体的 Ni(II) 和 Cu(II) 配合物的老熟人和新颖的复杂结构
    摘要:
    在系统研究具有不同长度的聚亚甲基间隔物 L1-L3 的甲基羟基亚氨基乙酰胺双螯合物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过程中,分离出许多新的 Ni(II) 和 Cu(II) 物种,并使用单晶 X 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在所有这些化合物中,二价金属由配体供体原子以方形平面排列配位。此外,还报道了一种偶然发现的新型中性 Ni(II) 配合物,其中配体 L2 的丙烷间隔物发生氧化为丙烯间隔物,其中一个酰胺基团被氧化为酮亚胺。所得配体 L2′ 可形成中性平面 Ni(II) 配合物,这些配合物以固态相互组装,并产生两个多态性结构。在这两种结构中,配体绝缘中得到的无限、完全平行的金属离子柱可用作亚纳米导电连接器的前驱体材料。总体而言,本文报告了七种新的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 Ni(II) 和 Cu(II) 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它们的晶体结构,以及两种结构相似的 Ni(II) 配合物(黄色和红色)的实验和计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DOI:
    10.3390/molecules290205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 of metal ionic radius and chelate ring alternation motif on stabilization of trivalent nickel and copper in binuclear complexes with double cis-oximato bridges
    作者:Olga M. Kanderal、Henryk Kozłowski、Agnieszka Dobosz、Jolanta Swiatek-Kozlowska、Franc Meyer、Igor O. Fritsky
    DOI:10.1039/b418598f
    日期:——
    Oxime ligands are able to form stable binuclear species with copper(II)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They also have a strong tendency to decrease the Mn+/(n−1)+ redox potentials of the central ions. Ligands possessing the hydroxyimino groups together with other powerful σ-donor groups can be very efficient chelating agents able to facilitate the stabilisation of high oxidation states of 3d-metals. Here
    配体能够形成稳定的双核物质与(II在溶液中)的离子。它们也具有降低中心离子的M n + /(n -1)+氧化还原电势的强烈趋势。配体 与其他强大的σ供体基团一起使用的羟基亚基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螯合剂,能够促进高平的稳定化。 氧化作用3d属的状态。在这里我们报告基于羟基亚基酰胺四齿开链的单核和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氧化还原行为配体。在所有单核阴离子络合物中,中心原子都位于四原子的正方形平面周围氮原子。该假大环构象是由于存在短的分子内氢键,该氢键结合了顺式-酸氧原子。强σ供体的正方形平面周围有助于有效稳定和三价的三价态。离子。在循环伏安法研究准可逆过程M 2 + →M 3+可以被观察到。在双核络合物中,配位饱和的八面体离子M'与桥接酸基团的两个氧原子和四个氮原子 四齿的 配体特伦。两个属离子(M和M')通过双顺式-酸桥连接,并结合在一个六元双属螯合环中。与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