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benzyloxy-7-methoxy-1-(4-methoxy-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 | 103046-3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benzyloxy-7-methoxy-1-(4-methoxy-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6-Benzyloxy-7-methoxy-1-(4-methoxy-benzyl)-3,4-dihydro-isochinolin;7-Methoxy-1-[(4-methoxyphenyl)methyl]-6-phenyl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
6-benzyloxy-7-methoxy-1-(4-methoxy-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03046-35-1
化学式
C25H25NO3
mdl
——
分子量
387.478
InChiKey
UAPABIUXOFDBN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51.6±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4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benzyloxy-7-methoxy-1-(4-methoxy-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4-二甲氨基吡啶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 sodium hydride 、 碳酸氢钠三乙胺乙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 、 paraffin oil 为溶剂, 20.0 ℃ 、1.38 MPa 条件下, 反应 26.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新的类似物以简化细胞毒性Lamellarin天然产物的结构
    摘要:
    尽管海洋来源的lamellarin天然产物具有治疗潜力,但其亲脂性质阻碍了它们的临床前开发,导致水溶性很差。为了开发更多类似药物的类似物,本研究从细胞毒性活性和亲脂性的角度简化了它们的结构。首先,成功设计了一条改良的总合成路线来构建59个系统设计的lamellarin类似物的文库,然后对其进行细胞毒性和log P测定。连同先前在我们实验室中合成的25种第一代薄片蛋白,对结构-活性和结构-亲脂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评估。我们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层状蛋白骨架周围的其他结构要求,
    DOI:
    10.1002/asia.20140336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新的类似物以简化细胞毒性Lamellarin天然产物的结构
    摘要:
    尽管海洋来源的lamellarin天然产物具有治疗潜力,但其亲脂性质阻碍了它们的临床前开发,导致水溶性很差。为了开发更多类似药物的类似物,本研究从细胞毒性活性和亲脂性的角度简化了它们的结构。首先,成功设计了一条改良的总合成路线来构建59个系统设计的lamellarin类似物的文库,然后对其进行细胞毒性和log P测定。连同先前在我们实验室中合成的25种第一代薄片蛋白,对结构-活性和结构-亲脂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评估。我们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层状蛋白骨架周围的其他结构要求,
    DOI:
    10.1002/asia.2014033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Dopamine Receptor Selectivity of the Benzyltetrahydroisoquinoline, (<i>R</i>)-(<i>+</i>)-<i>nor</i>-Roefractine
    作者:Nuria Cabedo、Philippe Protais、Bruce K. Cassels、Diego Cortes
    DOI:10.1021/np980008a
    日期:1998.6.1
    (R)-(f)-nor-Roefractine (1) was synthesized by the Bischler-Napieralski route, using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the 1,2-didehydro precursor imine with sodium (S)-N-CBZ-prolinyloxyborohydride. Compound 1 was able to displace [H-3]-raclopride (a D-2 dopamine receptor-selective ligand) from its specific binding sites in rat striatum with selectivity vs [H-3]-SCH23390 (D-1 dopamine receptor-selective ligand).
  • Yamaguchi,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8, vol. 78, p. 733,735
    作者:Yamaguchi
    DOI:——
    日期:——
  • LEBOUF, MICHEL;RANAIVO, ANISSA;CAVE, ANDRE;MOSKOWITZ, HENRI, J. NATUR. PROD., 52,(1989) N, C. 516-521
    作者:LEBOUF, MICHEL、RANAIVO, ANISSA、CAVE, ANDRE、MOSKOWITZ, HENR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