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7-benzyl-7H-pyrrolo[2,3-d]pyrimidin-4-yl)-amine | 35801-0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7-benzyl-7H-pyrrolo[2,3-d]pyrimidin-4-yl)-amine
英文别名
——
benzyl-(7-benzyl-7<i>H</i>-pyrrolo[2,3-<i>d</i>]pyrimidin-4-yl)-amine化学式
CAS
35801-08-2
化学式
C20H18N4
mdl
——
分子量
314.39
InChiKey
HRWPTKGIXGLNJ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9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42.7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Novel Drug-Like Somatostatin Receptor 4 Agonists are Potential Analgesics for Neuropathic Pain
    摘要:
    来自对辣椒素敏感的感觉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通过生长抑素sst4受体介导镇痛和抗炎作用,而无内分泌作用。因此,sst4被认为是包括慢性神经病变在内的疼痛药物开发的新靶点,这是一种新兴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在这里,我们检查了在稳定表达细胞上的sst4结合,sst4相关的G蛋白激活(1 nM至10 μM),以及我们的新型吡咯并嘧啶分子在小鼠炎症和神经痛模型中的作用。所有四种经过测试的化合物(C1-C4)与sst4受体的相同结合位点结合,与高亲和力参考sst4激动剂有类似的相互作用能量,并且它们都诱导G蛋白激活。C1是效力更高(γ-GTP结合:218.2% ± 36.5%)和最有效(EC50:37 nM)的配体。口服给予C1和C2(500 µg/kg)的作用的体内测试显示,只有C1显著降低了树脂花生素诱导的急性神经源性炎症热性触觉痛和机械性过敏。同时,它们两者在单次口服500 µg/kg剂量后明显减轻了部分坐骨神经结扎诱导的慢性神经病性机械性过敏。这些口服活性新型sst4激动剂在慢性神经病模型中表现出强效的抗过敏作用,因此,它们可以开启有希望的药物开发前景。
    DOI:
    10.3390/ijms202462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R,3S,5R)-5-(4-氨基-7H-吡咯[2,3-D]嘧啶-7-基-2 -(羟甲基)四氢呋喃-3-醇 鲁索替尼 鲁索利尼杂质C 酸蓝129:1 迪高替尼 诺那吡胺 螺[4.4]壬烷-1-酮,6-氨基-,(5S,6S)- 苯酚,2,4-二氯-5-肼-,单盐酸 苯并呋喃,2,3-二氢-3-(1-甲基乙基)- 芦可替尼杂质5 芦可替尼杂质3 芦可替尼杂质2 聚(氧代-1,2-乙二基),a-甲基-w-[[3,4,4,4-四氟-2-[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1,3-二(三氟甲基)-1-丁烯-1-基]氧代]- 维贝格龙 磷酸鲁索替尼 甲基7-(2-甲氧基乙基)-1,3-二甲基-2,4-二羰基-2,3,4,7-四氢-1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酯 甲基6,7-二氢-5H-吡咯并[3,4-D]嘧啶-2-甲酸基酯 氰基酰胺,(1-甲基-2-吡咯烷亚基)-(9CI) 杂质TFTB 替诺福韦杂质113 托法替布杂质ZJT2-I 托法替尼杂质28 托法替尼杂质2 托伐替尼杂质T 异丙基2-氨基-4-甲氧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羧酸 巴里替尼杂质5 巴瑞替尼杂质9 巴瑞替尼 巴瑞克替尼杂质 巴瑞克替尼中间体3 巴瑞克替尼中间体1 外消旋鲁替替尼-d8 培美酸 培美曲塞杂质 吡啶,1-[(2,5-二甲基苯基)甲基]-1,2,3,6-四氢- 吡咯并[1,2-a]嘧啶-3-羧酸 吡咯并[1,2-F]嘧啶-3-甲酸乙酯 吡咯并[1,2-C]嘧啶-4-腈 吡咯并[1,2-A]嘧啶-6-羧酸 吡咯并[1,2-A]嘧啶-6-甲醛 叔丁基2-氨基-4-氯-5H-吡咯并[3,4-D]嘧啶-6(7H)-羧酸酯 叔丁基-4-氯-2-吗啉代-7H-吡咯并[2,3-D]嘧啶-7-甲酸甲酯 十二烷-1,12-二基二(苯甲基二甲基铵)二氯化 化合物PFE-360 亚乙基,2-氨基-1-(乙酯基<乙氧羰基>)-2-(甲酰基亚氨基)-,(2Z)-(9CI) 二环[2.2.1]庚-5-烯-2-羧酸,丁基酯,(1R,2R,4R)- [4-(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7-基]甲基特戊酸酯 [3-(4-氨基-7H-吡咯并[2,3-d]嘧啶-7-基)环戊基]甲醇 [1-(乙基磺酰基)-3-[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氮杂环丁烷-3-基]乙腈磷酸盐 S-鲁索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