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llyl-2-bromo-4-methyl-6-(trimethylsilyl)cyclohexa-2,5-dien-1-one | 1131688-2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llyl-2-bromo-4-methyl-6-(trimethylsilyl)cyclohexa-2,5-dien-1-one
英文别名
——
4-allyl-2-bromo-4-methyl-6-(trimethylsilyl)cyclohexa-2,5-dien-1-one化学式
CAS
1131688-21-5
化学式
C13H19BrOSi
mdl
——
分子量
299.283
InChiKey
PCTIHGWBUZJGR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9.2±42.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3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bromo-4-methyl-6-trimethylsilylphenol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六氟异丙醇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反应 0.25h, 以53%的产率得到4-allyl-2-bromo-4-methyl-6-(trimethylsilyl)cyclohexa-2,5-di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On the Way to an Oxidative Hosomi-Sakurai Reaction
    摘要:
    一种由高价碘试剂介导的氧化性烯丙基化过程已应用于多取代苯酚。该反应以良好至优良的产率进行,能够快速合成含有季碳中心的二烯酮类化合物。
    DOI:
    10.1055/s-0028-10873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omatic ring umpolung’, a rapid access to the main core of several natural products
    作者:Kimiaka C. Guérard、Cyrille Sabot、Marc-André Beaulieu、Marc-André Giroux、Sylvain Canesi
    DOI:10.1016/j.tet.2010.03.096
    日期:2010.7
    substituted phenols in the presence of (diacetoxyiodo)benzen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phenoxenium ion, a very electrophilic species able to react with various nucleophiles leading rapidly to a plethora of different cores present in natural products via several novel oxidative processes. This strategy fits within the concept of ‘aromatic ring umpolung’; in this paper a personal account by our laboratory
    在(二乙酰氧基)苯存在下处理各种取代的苯酚会促进苯氧en离子的形成,苯氧en离子是一种非常亲电的物种,能够与各种亲核试剂反应,通过几种新颖的氧化过程迅速导致天然产物中存在过多的不同核心。该策略符合“芳香环保护”的概念;本文描述了我们实验室对此主题的个人描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4-氨基-四氢呋喃-3-醇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噁丙环聚合噁丙环,醚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2:1) 甲基[(氧杂戊-3-基)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钴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氯化铀(四氢呋喃)3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甲基-3-呋喃羧酸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呋喃基氰基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