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1-chlorobutan-2-amine hydrochloride | 6189-2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1-chlorobutan-2-amin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2R)-1-chlorobutan-2-aminehydrochloride;(2R)-1-chlorobutan-2-amine;hydrochloride
(R)-(-)-1-chlorobutan-2-amin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6189-21-5
化学式
C4H10ClN*ClH
mdl
——
分子量
144.044
InChiKey
KCFMGRDFBNKXFB-PGMHMLK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8
  • 重原子数:
    7.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6.0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草酸醛(R)-(-)-1-chlorobutan-2-amine hydrochloride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70%的产率得到1,4-bis[(R)-1'-chlorobutan-2'-yl]-1,4-diazabuta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4-二烷基-1,4-二氮杂丁二烯:它们与铝和卤化铟的反应†
    摘要:
    1,4-双[(S)甲基苄基] -1,4-二氮杂丁二烯(1),1,4-双[[ R)1'-氯丁烷-2'-基] -1,4-二氮杂丁二烯(2)的反应),1,4-双[(S,S)1'-氯-1'-苯基-丙烷-2'-基] -1,4-二氮杂丁二烯(3)和1,4-二叔丁基进行了具有铝和卤化铟的-1,4-二氮杂丁二烯(4)。1,4-二氮杂丁二烯1-4与两当量的卤化铝在甲苯中的反应生成离子铝配位化合物(5-10),该化合物在THF溶液中转化为1,3-二烷基-2-甲亚胺烷基咪唑鎓杂环(11-14)通过两个1,4-二氮杂丁二烯的​​缩合并消除胺盐酸盐。1-4与InCl 3在干乙腈中于−78°C等摩尔反应,得到中性和反磁性InCl 3配位化合物(15-18),它们在干燥条件下在固态下稳定,但在THF溶液中缓慢转化进入相应的1,3-二烷基-咪唑杂环19-22。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2,3,10,11,14和17被描述。为
    DOI:
    10.1039/c3nj01226c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1,4-二烷基-1,4-二氮杂丁二烯:它们与铝和卤化铟的反应†
    摘要:
    1,4-双[(S)甲基苄基] -1,4-二氮杂丁二烯(1),1,4-双[[ R)1'-氯丁烷-2'-基] -1,4-二氮杂丁二烯(2)的反应),1,4-双[(S,S)1'-氯-1'-苯基-丙烷-2'-基] -1,4-二氮杂丁二烯(3)和1,4-二叔丁基进行了具有铝和卤化铟的-1,4-二氮杂丁二烯(4)。1,4-二氮杂丁二烯1-4与两当量的卤化铝在甲苯中的反应生成离子铝配位化合物(5-10),该化合物在THF溶液中转化为1,3-二烷基-2-甲亚胺烷基咪唑鎓杂环(11-14)通过两个1,4-二氮杂丁二烯的​​缩合并消除胺盐酸盐。1-4与InCl 3在干乙腈中于−78°C等摩尔反应,得到中性和反磁性InCl 3配位化合物(15-18),它们在干燥条件下在固态下稳定,但在THF溶液中缓慢转化进入相应的1,3-二烷基-咪唑杂环19-22。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2,3,10,11,14和17被描述。为
    DOI:
    10.1039/c3nj01226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Yadav; Dubey, Suma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2, vol. 41, # 3, p. 593 - 595
    作者:Yadav、Dubey, Sum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