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氟-6-碘吡啶 | 1214345-93-3

中文名称
2-氟-6-碘吡啶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6-iodopyridine
英文别名
——
2-氟-6-碘吡啶化学式
CAS
1214345-93-3
化学式
C5H3FIN
mdl
——
分子量
222.988
InChiKey
DHCKZTQDBHJMQ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氟-6-碘吡啶盐酸乙脒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3%的产率得到6-碘吡啶-2-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从2-氟吡啶和乙酰胺盐酸盐到2-氨基吡啶衍生物的无过渡金属访问
    摘要:
    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已经开发了一种通过2-氟吡啶和乙am盐酸盐的亲核取代和水解来合成2-氨基吡啶衍生物的有效方法。该胺化反应使用廉价的乙am盐酸盐作为氨源,具有收率高,化学选择性高,底物适应性广的优点。结果表明,其他含有氟取代基的N-杂环也可以通过这些反应条件完成反应并产生目标产物。
    DOI:
    10.1039/c8ob02129e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氟吡啶-6-羧酸N-碘代丁二酰亚胺 、 tetrakis(acetonitrile)copper(I)tetrafluoroborate 、 1-fluoro-2,4,6-trimethylpyridin-1-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61%的产率得到2-氟-6-碘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杂)芳基羧酸脱羧卤化的统一方法
    摘要:
    芳基卤化物是合成化学中的基本基序,在金属介导的交叉偶联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在药物发现中充当重要的支架。尽管芳基羧酸的热脱羧官能化已得到广泛探索,但现有的卤代脱羧方法的范围仍然有限,并且目前不存在提供从芳基羧酸前体获得任何类型的芳基卤化物的统一策略。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通过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对(杂)芳基羧酸进行直接脱羧卤化的通用催化方法。该策略适用于极其广泛的底物范围。我们利用芳基自由基中间体实现不同的功能化途径:(1) 原子转移以获取溴代或碘代(杂)芳烃或(2)自由基被铜捕获并随后还原消除以生成氯代或氟代(杂)芳烃。所提出的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机制得到了一系列光谱研究的支持。
    DOI:
    10.1021/jacs.2c023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scade Approach to Highly Functionalized Biaryls by a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with Arylhydroxylamines
    作者:Lirong Guo、Fengting Liu、Liying Wang、Hairui Yuan、Lei Feng、László Kürti、Hongyin Gao
    DOI:10.1021/acs.orglett.9b00927
    日期:2019.4.19
    A transition-metal free synthesis of highly functionalized 2-hydroxy-2′-amino-1,1′-biaryls from N-arylhydroxyla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readily scalable approach relies on a cascade of reactions that initially generates transient N,O-diarylhydroxylamines, via direct O-arylation, which then undergo rapid [3,3]-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and subsequent rearomatization to
    已经开发了由N-芳基羟胺合成的无过渡属的高官能化2-羟基-2'-基-1,1'-联芳基。这种操作简单且易于扩展的方法依赖于一连串的反应,这些反应最初通过直接的O-芳基化反应生成N,O-二芳基羟胺,然后进行快速的[3,3]-σ重排,然后重新进行芳构化,形成NOBIN型产物。这些结构多样的官能化联芳基是在温和的条件下以良好或优异的分离收率得到的。
  • Directed Nickel-Catalyzed Diastereoselective Reductive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yl Amines
    作者:Lei Zhao、Xiao Meng、Yifeng Zou、Junsong Zhao、Lili Wang、Lanlan Zhang、Chao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1c03210
    日期:2021.11.5
    directing group screening to enable olefin difunctionalization with high levels of regio-, chemo-, and diastereocontrol. This general and practical protocol is compatible with α- or β-substituted terminal alkenes and internal alkenes, providing rapid access to branched aliphatic amines bearing two skipped and vicinal stereocenters with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ie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difficult to synthesize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 Ni(II) 催化剂的烯基胺与两种不同的有机卤化物(化物和化物)的分子间顺芳基烷基化和烯基烷基化。可切割的双齿喹啉酰胺在广泛的定向基团筛选后使用,以实现具有高平区域、化学和非对映控制的烯烃双官能化。这种通用且实用的方案与α-或β-取代的末端烯烃和内部烯烃兼容,可快速获取带有两个跳跃和邻位立体中心的支链脂肪胺,这些立体中心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否则很难合成。
  • 一种2-氨基取代的含氮六元杂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五邑大学
    公开号:CN1092324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基取代的含氮六元杂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取代的含氮六元杂环类化合物与盐酸脒盐类化合物混合后,在碱性物质的作用下反应得到2‑基取代的含氮六元杂环类化合物。优选地,所述2‑基取代的含氮六元杂环类化合物为2‑吡啶类化合物、2‑嘧啶类化合物或2‑吡嗪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合成条件简单、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催化剂廉价、废弃物排放少且官能团耐受性好。
  •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with tailored structures: initiators in the transition-metal-free C–H 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arenes
    作者:Zhenghui Liu、Peng Wang、Yu Chen、Zhenzhong Yan、Suqing Chen、Wenjun Chen、Tiancheng Mu
    DOI:10.1039/d0ra01845g
    日期:——
    to catalyze transition-metal-free C–H 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arenes with aryl iodides in the presence of tBuOK. In this article, an optimized catalytically active molecule, (2-(methylamino)phenyl)methanol, was designed. A broad range of aryl iodides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arylated products at 100 °C over 24 h with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verified that radicals
    已经公开了在结构中含有氮和氧原子的简单有机小分子在t BuOK存在下催化未活化芳烃与芳基的无过渡属 C-H 芳基化。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优化的催化活性分子(2-(甲基基)苯基)甲醇。多种芳基化物可以在 100°C 下 24 小时内转化为相应的芳基化产物,产率良好。机械实验证实自由基参与了这种催化转化,并且芳香族 C-H 键的断裂不是速率决定步骤。AK +18-crown-6的捕获实验强调了强碱阳离子种类的重要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催化体系被有机小分子与t BuOK之间的氢键激活。此外,还提出了明确的机制。正如放大实验所证实的那样,这种无过渡属的方法为通过用户友好的方法高效且廉价地合成联芳基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系统。
  • Quinolinamide-Enabled Nickel-Catalyzed Reg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γ,δ-Arylalkylation of Nonactivated Alkenes
    作者:Chao Wang、Lanlan Zhang、Lei Zhao、Yuqin Zhu
    DOI:10.1055/a-2192-7085
    日期:——
    cleavable quinolinamide directing group facilitates the stabilization of a five-membered nickelacycle, and enables the dicarbofunctionalization of nonactivated alkenes with excellently regio-, chemo-, and diastereoselectivity. The reaction with internal alkenes proceeds stereospecifically to provide valuable γ-alkyl-δ-aryl-substituted amines with two vicinal stereocenters. The scope of substrates and the
    开发了一种喹啉酰胺催化的高烯丙基胺与芳基化物和有机锌化合物的 γ,δ-芳基烷基化反应。可裂解的喹啉酰胺导向基团有利于五元环的稳定,并使非活化烯烃的二碳官能化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与内部烯烃的反应立体定向地进行,提供具有两个邻位立体中心的有价值的γ-烷基-δ-芳基取代的胺。底物的范围和协议的实用性已得到彻底研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