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utylselenium chloride | 126221-37-2

分子结构分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utylselenium chloride
英文别名
butyl selenohypochlorite
butylselenium chloride化学式
CAS
126221-37-2
化学式
C4H9ClSe
mdl
——
分子量
171.528
InChiKey
OBUYDCHCRMTWC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6
  • 重原子数:
    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的一个简单的合成[NS] + [的AlCl 4 ] - ,并与alkylselenium卤化物插入反应:X [N的射线结构2小号2 SECL] + [的AlCl 4 ] -
    摘要:
    (NSCL)的反应3与三氯化铝在50℃下在无溶剂,优选用超声波照射,产生[NS] + [的AlCl 4 ] -在良好的产率; 噻唑盐与卤代烷基硒反应生成[N 2 S 2 SeCl] + [AlCl 4 ] -,其中X射线晶体学显示阳离子为五元环,氯与硒连接。
    DOI:
    10.1039/c39890001596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丁基二硒醚磺酰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butylselen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槲皮素的硒功能化改善 Mpro 的非共价抑制及其在细胞中对抗 SARS-CoV-2 的抗病毒活性
    摘要:
    开发针对 SARS-CoV-2 的新型抗病毒药物是一项宝贵的长期战略,可作为疫苗接种的补充,保护全球人口免受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鉴于病毒复制周期中的重要性,病毒主蛋白酶 (M pro ) 是最有希望的分子靶标之一。最近有报道称天然黄酮类槲皮素1是一种有效的 M pro体外抑制剂,我们探索了在该支架中引入有机硒功能所产生的效果。特别是,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来制备以前无法获得的 C-8 硒-槲皮素衍生物。通过筛选黄酮醇和黄酮衍生物的小型文库,我们观察到一些化合物在体外抑制蛋白酶活性。我们首次证明槲皮素 ( 1 ) 和 8-( p- tolylselenyl) 槲皮素 ( 2d ) 在无毒浓度下阻断感染细胞中的 SARS-CoV-2 复制,IC 50为 192 μM 和 8 μM , 分别。基于由实验证据驱动的对接实验,我们提出了 M pro的非共价机制催化口袋中硒原子和
    DOI:
    10.3390/ijms221370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Promoted Tandem Cyclization of 1,3-Diynyl Chalcogen Derivatives with Diorganyl Dichalcogenides for the Synthesis of Benzo[<i>b</i>]furan-Fused Selenophenes
    作者:José S. S. Neto、Bernardo A. Iglesias、Davi F. Back、Gilson Zeni
    DOI:10.1002/adsc.201600759
    日期:2016.11.17
    selenium, sulfur and oxygen nucleophiles we observed that the nucleophilicity and steric effects of the competing functional groups were determinant factors for the selectivity of the cyclization. The benzo[b]chalcogenopheno[2,3‐d]furans had absorptions in the UV region (300–350 nm range) with molar absorptivity coefficient values ascribed to spin and symmetry allowed π–π* electronic transitions. An emission
    丁基[2-(phenylbuta-1,3-二炔基)苯基]属元素的双分子5-内-dig环化已用于选择性制备苯并[ b ]属元素毒素[2,3- d]呋喃。研究了几个反应参数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我们观察到丁基[2-(苯基丁亚-1,3-二炔基)苯基]族元素(0.25 mmol)与六水合氯化铁(III)(2.0当量)的反应二氯甲烷回流中的二有机基二化物(1.75当量)最适合以35-89%的收率得到产品​​。这些标准反应条件与底物中的许多官能团相容,例如甲基,,甲氧基和杂芳基。该方案对于二有机基二化物也有效,但对二有机基二硫化物和二化物无效。在的竞争中 和氧亲核试剂,我们观察到竞争性官能团的亲核活性和空间效应是环化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苯并[b ]苯并呋喃[2,3- d ]呋喃在紫外区(300-350 nm范围)具有吸收,摩尔吸收系数值归因于自旋,对称性允许π-π*电子跃迁。紫色区域(380–44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反式)-4-壬烯醛 (双(2,2,2-三氯乙基)) (乙腈)二氯镍(II)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s)-2,3-二羟基丙酸甲酯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2-(萘-2-基)-4-氧代-4H-色烯-8-基]乙酸) ([1-(甲氧基甲基)-1H-1,2,4-三唑-5-基](苯基)甲酮)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醛 (Z)-4-辛烯酸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氨氯地平-d4 (S)-氨基甲酸酯β-D-O-葡糖醛酸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2-二氟-1-羟基-7-(甲基磺酰基)-2,3-二氢-1H-茚满-4-基)氧基)-5-氟苄腈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