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氢甲
硅烷基或二氢
锗基
配体的
钯(II)
氢化物络合物的第一个实例,[PdH(EH 2 Trip)(dcpe)](E = Si(2),Ge(4); dcpe = 1,2-双(
二环己基膦基) )
乙烷),是通过在
甲苯中氧化加入过量的伯
硅烷和
锗烷TripEH 3(E = Si(1),Ge(3 ;; Trip = 9-triptycyl)与[(μ-dcpe)Pd] 2来合成的。配合物2和4的分子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该结构显示出
钯中心周围的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失真,这可能是由于螯合dcpe
配体的空间要求以及
硅或
锗原子上庞大的9-
三甲苯基所致。在
钯甲
硅烷基络合物2上进行的可变温度NMR实验表明,甲
硅烷基和
氢化物配体之间的配位环境通过Si–Hσ-络合物中间体的分子内交换发生在NMR时间尺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