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 474264-3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英文别名
(tetradimethoxymethylphenylporphyrin)Co;[CoII(TDMPP)];[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inato]cobalt(II)
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化学式
CAS
474264-34-1
化学式
C52H44CoN4O8
mdl
——
分子量
911.937
InChiKey
QMQNCPRRNXQUKB-YOPYOQP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65
  • 重原子数:
    65.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127.8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己炔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9%的产率得到2-(1-hexenyl){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inato}cobalt(III)
    参考文献:
    名称:
    受限的树突状核心中有机转化的特征:AIBN引发的树状大分子钴(II)卟啉与炔烃的反应研究。
    摘要:
    在60°C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存在下,聚(芳基酯)树状大分子卟啉[(m- [Gn] TPP)Co(II)](世代n = 0-4)的钴(II)络合物,在金属中心进行了几个炔烃的烯基化反应。观察到[(m- [Gn] TPP)Co(II)](n = 3和4)完全抑制了双键迁移(二次转化),得到了[(m- [Gn] TPP)Co( III)-C(= CH(2))R](n = 3和4)。[(m- [Gn] TPP)Co(II)](n = 0-3)的总反应速率几乎不依赖于树枝状取代基的大小,而最大树枝状聚合物[(m -[G4] TPP)Co(II)]。纯[[m- [Gn] TPP)Co(III)-C(= CH(2))Bu](n = 0-4)进行双键迁移的机理研究表明,二次转化涉及[[ m- [Gn] TPP)Co(III)H](n = 0-4),衍生自[(m- [Gn] TPP)Co(II)]和AIBN,而不是单独的[(m-
    DOI:
    10.1002/chem.200304851
  • 作为产物:
    描述:
    cobalt(II) acetate 、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90%的产率得到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β-吡咯硝基取代的钴(ii)卟啉的合成与电化学。NO 2基团对酸性介质中氧化还原电势,电子转移机理和分子氧催化还原的影响
    摘要:
    合成了四种钴(II)卟啉,其中两个含有β-吡咯硝基取代基,并通过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对其进行了表征。所研究的化合物表示为(TRPP)Co和(NO 2 TRPP)Co,其中TRPP是取代的四苯基卟啉的二价阴离子,R是大环的四个苯环上的CH 3或OCH 3取代基。在含有0.10 M高氯酸四正丁铵的CH 2 Cl 2中,每种化合物均观察到两次还原和三种氧化。没有硝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的第一次还原是以金属为中心的,并导致形成Co(I)卟啉,然后与CH 2 Cl 2溶剂反应生成碳σ键结合的Co III –R络合物。然后在更多的负电势处进一步降低,从而生成不稳定的Co(II)σ键结合的化合物。与这些反应相反,在相同的溶液条件下,硝基取代的卟啉的第一次还原是以大环为中心的,并得到了Co(II)卟啉π阴离子自由基产物。然后,在更多的负电势之后,这种可逆的电子转移之后,进行第二次可逆的单电子加成,得到Co(II)
    DOI:
    10.1039/c4dt01072h
  • 作为试剂:
    描述:
    氧气cobalt(II) 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作用下, 以70%的产率得到双氧水
    参考文献:
    名称:
    β-吡咯硝基取代的钴(ii)卟啉的合成与电化学。NO 2基团对酸性介质中氧化还原电势,电子转移机理和分子氧催化还原的影响
    摘要:
    合成了四种钴(II)卟啉,其中两个含有β-吡咯硝基取代基,并通过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对其进行了表征。所研究的化合物表示为(TRPP)Co和(NO 2 TRPP)Co,其中TRPP是取代的四苯基卟啉的二价阴离子,R是大环的四个苯环上的CH 3或OCH 3取代基。在含有0.10 M高氯酸四正丁铵的CH 2 Cl 2中,每种化合物均观察到两次还原和三种氧化。没有硝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的第一次还原是以金属为中心的,并导致形成Co(I)卟啉,然后与CH 2 Cl 2溶剂反应生成碳σ键结合的Co III –R络合物。然后在更多的负电势处进一步降低,从而生成不稳定的Co(II)σ键结合的化合物。与这些反应相反,在相同的溶液条件下,硝基取代的卟啉的第一次还原是以大环为中心的,并得到了Co(II)卟啉π阴离子自由基产物。然后,在更多的负电势之后,这种可逆的电子转移之后,进行第二次可逆的单电子加成,得到Co(II)
    DOI:
    10.1039/c4dt0107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ic Control of Organic Transformation by a Dendrimer Cage:  Organocobalt Dendrimer Porphyrins as Novel Coenzyme B<sub>12</sub> Mimics
    作者:Makoto Uyemura、Takuzo Aida
    DOI:10.1021/ja020687i
    日期:2002.9.1
    contrast, with other cobalt(II) porphyrins, isomerized compounds such as Co(III)-C(CH(3))=CHOH (5) and Co(III)-CH(CH(3))CHO (6) were formed in addition to 4. A ster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with (m-[G3]TPP)Co(II) using AIBN-d(12), in place of nondeuterated AIBN, demonstrated that the alkylation (cobalt(III) hydride addition to propargyl alcohol) is selective to a trans adduct. Results also indicated
    聚(芳基酯)树枝状大分子卟啉(m-[Gn]TPP)Co(II)和(p-[Gn]TPP)Co(II)(n = 0-3)的(II)配合物经历了AIBN引发的烷基化(AIBN =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在 60 摄氏度的 CDCl(3) 中,在属中心与炔丙醇,其中树枝状取代基不影响整体转化率,但会影响烷基化的选择性。具有最大的 (m-[G3]TPP)Co(II),单一的有机 (III) 物种 (Co(III)-C(=CH(2))CH(2)OH, 4) 在 91 % 产率,这是由于大树枝状聚合物笼对 4 的空间保护,避免了另一种卟啉物质分子的进入。相比之下,对于其他 (II) 卟啉,异构化化合物如 Co(III)-C(CH(3))=CHOH (5) 和 Co(III)-CH(CH(3))CHO (6) 是除了 4. 使用 AIBN-d(12) 代替非
  • Pyrazine-bridged cobalt porphyrin: Characterization, unique crystal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作者:Bishnu Prasad Borah、Smita Majumder、Partha Pratim Nath、Abdul K. Choudhury、Jagannath Bhuyan
    DOI:10.1016/j.molstruc.2022.134557
    日期:2023.3
    The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wo cobalt porphyrins, [CoII(TDMPP)] (1a) and [CoII(TDMPP)}2(pyz)] (1b), (TDMPP = meso‑5,10,15,20-tetrakis(3,5-dimethoxyphenyl)porphyrin, pyz= pyrazine) is discussed. In 1b, the pyrazine is bridged between two Co-porphyrin moieties forming a binuclear Co(II) porphyrin complex. The Co•••Co nonbonding distance between two cobalt metal is 7
    两种卟啉 [Co II (TDMPP)] ( 1a)和 [Co II (TDMPP)} 2 (pyz)] ( 1b) , (TDMPP =  meso ‑5,10,讨论了 15,20-四(3,5-二甲氧基苯基)卟啉,pyz=吡嗪)。在1b, 吡嗪桥接在两个 Co-卟啉部分之间,形成双核 Co(II) 卟啉复合物。两个属之间的Co•••Co非键合距离为7.11 Å。这是第一份报告,其中两个卟啉通过桥接吡嗪配体连接。使用前沿分子轨道能量和自然键轨道分析讨论了两个桥联 Co(II) 卟啉通过配体的键合相互作用。自然键轨道 (NBO) 分析表明,从孤对吡嗪氮原子到的反键轨道 (lpN ( pyz ) → lpCo*) 的电荷转移对稳定吡嗪键合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