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aldehyde | 1352756-2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aldehyde
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352756-29-6
化学式
C35H46O
mdl
——
分子量
482.75
InChiKey
ZHUMLGPHSUUL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02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aldehy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94%的产率得到3,5-bis(3,5-di-tert-butylphenyl)benzyl alcoh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金鸡纳碱衍生的大位阻手性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鸡纳碱衍生的大位阻手性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属于不对称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将金鸡纳碱溶于有机溶剂,加入苄基溴,反应得到N‑苄基金鸡纳碱类季铵盐催化剂;将该产物溶于有机溶剂,加入相应的大位阻的苄基溴和无机碱溶液,反应,经提纯得到金鸡纳碱衍生的大位阻手性季铵盐催化剂。将这类大位阻催化剂应用至高锰酸钾氧化烯烃合成手性α‑羟基‑β‑酮酸酯反应中,可以显著提升产物α‑羟基‑β‑酮酸酯的对映选择性。
    公开号:
    CN113549062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介孔取代的硼二吡咯亚甲基化合物:合成、可调固态发射以及在蓝光驱动 LED 中的应用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一系列内消旋取代的硼二吡咯亚甲基 (BODIPY)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所有这些化合物在紫外 (UV) 和可见光区域都表现出强烈的吸收带,这是由基于其 BODIPY 核心链段的 π-π* 跃迁产生的。通过比较吸电子取代基和给电子取代基,我们发现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一些相似的光物理性质,但在固态下表现出不同的荧光。所有化合物在室温下在二氯甲烷中都具有高发射性 ( λ em  = 512–523 nm, Φ PL > 0.9)。当这些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蓝光驱动发光二极管 (LED) 时,器件的发光效率范围为 1.09 至 34.13 lm/W。它们的发光和电化学性质可用于理解 BODIPY 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关系和开发功能性荧光材料。
    DOI:
    10.1002/bio.41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Efficient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2-(Diphenylamino)fluoren-7-ylvinylarene Derivatives that Bear a tert-Butyl Group
    作者:Kum Hee Lee、Young Soo Kwon、Jin Yong Lee、Sunwoo Kang、Kyoung Soo Yook、Soon Ok Jeon、Jun Yeob Lee、Seung Soo Yoon
    DOI:10.1002/chem.201100304
    日期:2011.11.11
    examined through the fabrication of multilayer devices with a structure of indium–tin oxide, 4,4′‐bisN‐[4‐(N,N‐di‐m‐tolylamino)phenyl]‐N‐phenylamino}biphenyl, 4′‐bis[N‐(1‐naphthyl)‐N‐phenylamino]biphenyl, and blue materials doped in 2‐methyl‐9,10‐di(2‐naphthyl)anthracene/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LiF/Al. All devices exhibit highly efficient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with hig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合成了带有2-(二苯基基)-7-乙烯基乙烯基芳烃发射单元和基于叔丁基的封端单元的蓝色荧光材料。这些材料的光物理特性,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吸收,光致发光特性和HOMO-LUMO能级,已通过量子力学DFT计算进行了表征和合理化。这些分子的电致发光性质分别通过多层器件的制造中研究了与铟锡氧化物的结构,4,4'-双 ñ - [4-(N,N-二-米-tolylamino)苯基] - ñ -苯基基}联苯,4'-双[ N-(1-基)-N-苯基基]联苯和蓝色材料掺杂在2-甲基-9,10-二(2-基)/三(8-喹啉酮基)铝/ LiF / Al中。所有器件都具有高效的蓝色电致发光和高外部量子效率(在20 mA cm -2时为3.20–7.72%)。一种深蓝色设备,其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坐标为(0.15,0.11 ),使用7- [2-(3',5'-二叔丁基联苯-4-基)乙烯基] -9在发射层中作为掺杂剂的,9-二乙基-2-
  • 一种氟硼二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蓝光驱动的LED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3321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本发明属于荧光染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蓝光驱动的LED。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具有式I‑1~I‑5任意一式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共轭结构,且引入了供电子和吸电子基团修饰分子结构,增加分子中供电子和吸电子基团引起的电荷转移的同时,避免了强烈的π‑π堆积,从而实现了发光且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吡咯类固态发光材料颜色的色调、饱和度以及显色性好,发光效率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