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g(2-ethynylpyrazine(-H))]n | 1028731-3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g(2-ethynylpyrazine(-H))]n
英文别名
[2-(AgC2)-pyz](n);[(AgCC)-2-pyz]n
[Ag(2-ethynylpyrazine(-H))]n化学式
CAS
1028731-37-4
化学式
C6H3AgN2
mdl
——
分子量
210.971
InChiKey
SKWPFHSCCFUXP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3
  • 重原子数:
    9.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7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g(2-ethynylpyrazine(-H))]nsilver nitrate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2[Ag(2-ethynylpyrazine(-H))]*6(silver nitrate)*3water
    参考文献:
    名称:
    π-π堆积无限列组装中的银(I)-乙炔超分子合成子⊥
    摘要:
    在附接至不同的芳香环的一系列含有硝酸和ethynide配体4银(I)络合物,即,将[Ag 2(米-C≡CC 6 H ^ 4 C≡C)] · 5AgNO 3 · 3H 2 O(1) ,2 [(AgC≡C)2 -2,3-C 4 H 2 S] · 10AgNO 3(2),[(AgC≡C)-3-py] · 3AgNO 3(3)和2 [(AgC (C)-2-pyz] · 6AgNO 3 · 3H 2 O(4)(PY =吡啶; PYZ =吡嗪),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支配的超分子合成子Ag的组件4 ⊂C≡C-R-C≡C⊃Ag 4和R-C≡C⊃Ag 4,得到无限柱状结构展现出独特的π-π堆积模式。在环部分的芳族性的降低1,3和4是伴随着弱化π-π堆积,在从平行面到面部模式变换1,通过在移位堆叠布置3,到边缘到面接触4。之一ethynide部分的代用米在-phenylenediethynide配体1发现3和
    DOI:
    10.1021/om701201m
  • 作为产物:
    描述:
    silver nitrate2-乙炔吡嗪 在 N(CH2CH3)3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Ag(2-ethynylpyrazine(-H))]n
    参考文献:
    名称:
    π-π堆积无限列组装中的银(I)-乙炔超分子合成子⊥
    摘要:
    在附接至不同的芳香环的一系列含有硝酸和ethynide配体4银(I)络合物,即,将[Ag 2(米-C≡CC 6 H ^ 4 C≡C)] · 5AgNO 3 · 3H 2 O(1) ,2 [(AgC≡C)2 -2,3-C 4 H 2 S] · 10AgNO 3(2),[(AgC≡C)-3-py] · 3AgNO 3(3)和2 [(AgC (C)-2-pyz] · 6AgNO 3 · 3H 2 O(4)(PY =吡啶; PYZ =吡嗪),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支配的超分子合成子Ag的组件4 ⊂C≡C-R-C≡C⊃Ag 4和R-C≡C⊃Ag 4,得到无限柱状结构展现出独特的π-π堆积模式。在环部分的芳族性的降低1,3和4是伴随着弱化π-π堆积,在从平行面到面部模式变换1,通过在移位堆叠布置3,到边缘到面接触4。之一ethynide部分的代用米在-phenylenediethynide配体1发现3和
    DOI:
    10.1021/om701201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sembly of Silver(I)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Networks with Complementary Tridentate Heteroaryl Ethynide Ligands
    作者:Liang Zhao、Thomas C. W. Mak
    DOI:10.1021/ic900346p
    日期:2009.7.20
    substituent in the other, have been used to generate seven silver(I) complexes (1−7), in which silver infinite chains and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networks bridged by heteroaryl ethynide ligands were obtained as pre-programmed. The relative positions and bonding preference between the ethynide group and ring nitrogen atom act as controlling factors to produce various structural building units for
    三对互补的氮杂芳基配体[2,6-(C≡C)2 -py和2-C≡C-pym; 2,5-(C≡C)2 -py和2-C≡C-pyz; 3,5-(C≡C)2 -py和5-C≡C-pym(py =吡啶,pyz =吡嗪,pym =嘧啶)],其中一个环氮原子与一个带有一个碳原子的碳原子互换在其它乙炔基取代基,已经被用于产生7(I)络合物(1 - 7),其中以预编程方式获得了由杂芳基乙炔配体桥接的无限链和二维配位网络。乙炔基与环氮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键合偏好是控制因素,可产生各种结构构建单元以形成多维配位网络。C≡C⊃Ag的融合Ñ(Ñ = 3,4)结构单元的产率多核聚集体在1 - 6,其nuclearities范围从七至12。7的晶体结构显示了一个由Ag 4篮组成的蜂窝层,该篮由嘧啶基5-乙炔配体交替连接。另外,复合体1 具有无限的链条,该链条由扭曲的船形六聚体和桥连的原子交替排列而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