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t)-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 | 69735-0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t)-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c)-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t)-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69735-08-6
化学式
C23H24N2O4
mdl
——
分子量
392.455
InChiKey
HMHFTJZRDBXSTO-ZCBCGHR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9
  • 重原子数:
    2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63.9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t)-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氢氧化钾 、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III)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c)-4b,11b,12,13-tetrahydro-5H-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6-one
    参考文献:
    名称:
    Heterocycles. VI. An approach to corynoline analogues.
    摘要:
    由酮(1a, b)衍生出的 2-甲基酮(2a, b)通过 Leuckart 和 Bischler-Napieralski 反应生成顺式亚胺(7a, b)和反式亚胺(8a, b)。通过假氰化物(14a、b 和 16b)的氧化作用,它们的甲硫基(9a、b 和 10b)被转化为顺式内酰胺(15a、b)和反式内酰胺(17b)。2a 的溴化和连续脱氢溴化得到烯酮 (20),再通过上述相同的步骤得到顺式亚胺 (23) 和反式亚胺 (24)。23 的顺式甲碘化物 (25) 被还原,得到顺式胺 (26)。顺式内酰胺(15a, b)和顺式胺(26)可与已知的堇菜啉类似物的合成方法联系起来。
    DOI:
    10.1248/cpb.26.3330
  • 作为产物:
    描述:
    氰化钠 、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c)-4b,11b,12,13-tetr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ium; iodid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2,3-dimethoxy-5,11b-dimethyl-(4br,11bt)-4b,5,6,11b,12,13-hexahydro-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6ξ-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Heterocycles. VI. An approach to corynoline analogues.
    摘要:
    由酮(1a, b)衍生出的 2-甲基酮(2a, b)通过 Leuckart 和 Bischler-Napieralski 反应生成顺式亚胺(7a, b)和反式亚胺(8a, b)。通过假氰化物(14a、b 和 16b)的氧化作用,它们的甲硫基(9a、b 和 10b)被转化为顺式内酰胺(15a、b)和反式内酰胺(17b)。2a 的溴化和连续脱氢溴化得到烯酮 (20),再通过上述相同的步骤得到顺式亚胺 (23) 和反式亚胺 (24)。23 的顺式甲碘化物 (25) 被还原,得到顺式胺 (26)。顺式内酰胺(15a, b)和顺式胺(26)可与已知的堇菜啉类似物的合成方法联系起来。
    DOI:
    10.1248/cpb.26.33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