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新的
铜(II)配合物[Cu(L)(Cl)] ClO 4(1),[Cu(L)(Br)] ClO 4(2)和[Cu(L)(I)] ClO 4(3),由四齿对称Schiff碱N,N制备'-双-(1-
吡啶-2-基-亚乙基)
丙烷-1,3-二胺(L),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UV-Vis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进行了表征。扩展的超分子网络是通过不同的弱非共价力产生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用于使用几种理论模型来估计每种相互作用对装
配体形成的贡献。还分析了阴离子-π和π-π相互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了两种相互作用的相互加强。明确每个相互作用的贡献及其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对于阐明控制分子识别和晶体堆积的精细机制当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