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5-bis(2-methoxycarbonylphenyl)-2,8,12,18-tetraethyl-3,7,13,17-tetramethylporphyrin | 131531-5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5-bis(2-methoxycarbonylphenyl)-2,8,12,18-tetraethyl-3,7,13,17-tetramethylporphyrin
英文别名
5,15-Bis(2-(methoxycarbonyl)phenyl)-2,8,12,18-tetraethyl-3,7,13,17-tetramethylporphine
5,15-bis(2-methoxycarbonylphenyl)-2,8,12,18-tetraethyl-3,7,13,17-tetramethylporphyrin化学式
CAS
131531-52-7;151063-01-3;151063-03-5
化学式
C48H50N4O4
mdl
——
分子量
746.949
InChiKey
UBAVFPLVOVWGEW-HLGYMJB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65
  • 重原子数:
    56.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109.9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15-bis(2-methoxycarbonylphenyl)-2,8,12,18-tetraethyl-3,7,13,17-tetramethylporphyrin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吡啶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4.0h, 生成 porphyrin bis(acid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alen-Capped 卟啉作为金属酶的活性位点模型: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之间的分子内相互作用
    摘要:
    双(水杨醛)-连接的卟啉和乙二胺在高稀释下的可逆席夫碱缩合得到了高产率的萨伦封端的卟啉。镍 (II) 位点选择性插入 salen 和锌 (II) 插入卟啉得到相应的 Ni-Zn 异双核配合物。两个金属中心之间的几何关系通过 1 H NMR 光谱估计。这些 Ni-salen 封端的 Zn-卟啉的卟啉 π 电子态受到其 Ni-salen 帽的干扰,通过 400 MHz 1H NMR、UV-Vis 光谱、荧光和循环伏安法测量对其进行了研究。
    DOI:
    10.1246/bcsj.63.267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5,15-二芳基烷基卟啉的合成方法改进
    摘要:
    在催化量的三氯乙酸存在下,由芳族醛和双(3-乙基-4-甲基-2-吡咯基)-甲烷在乙腈中制备标题化合物,然后对氯苯甲酰氧化。此处采用的反应条件比以前报道的条件温和,可以有效制备具有酸不稳定基团的卟啉,例如环缩醛,而先前的方法没有提供直接的合成途径。使用这种新方法,具有酸不稳定基团的芳族醛以及空间受阻的醛可以以令人满意的收率(50-90%)得到相应的卟啉。因此,该方法可广泛用于5,15-二芳基烷基卟啉的合成。
    DOI:
    10.1002/jhet.55702706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