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3] | 472958-2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3]
英文别名
——
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3]化学式
CAS
472958-20-6
化学式
C8H20N*C18H24N3NiS3Si2
mdl
——
分子量
623.721
InChiKey
SMOGUGDBZOEVGO-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3]一氧化碳 在 cept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CO]
    参考文献:
    名称:
    [NiFe] 氢化酶和 CO 脱氢酶的富硫镍模型配合物对 H2 和 CO 的活化
    摘要:
    三核配合物 [Ni(RS3)]3 [HS32− = 双 (2-巯基苯基) 硫化物 (2−) (1a) 或 siS32− = 双 (2-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 硫化物 (2−) ( 1b)] 与亲核试剂 L (L = NHPnPr3, NHPCy3, NHSPh2, PnPr3) 得到相应的单核配合物 [Ni(L)(RS3)] [R = si = SiMe3; L = NHPnPr3 (2b);L = NHPCy3 (3a,b);L = NHSPh2 (4a,b);L = PnPr3 (5a)]。X 射线结构测定表明,2b、3a、3b、4a 和 5a 显示出四面体扭曲的平面 [Ni(L)(RS3)] 碎片。配合物 2b 通过分子间 N-H···N 氢键二聚化。与 2b 相比,配合物 3a 和 4a 在硫醇基团和 NH 质子之间表现出分子内氢键。配合物 2-4 具有弱酸性 NH 质子,并与
    DOI:
    10.1002/ejic.20030078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四乙基氯化铵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2%的产率得到Et4N [nickel(II)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sulfide N3]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新配体双(2-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硫化物(2-) (siS32-)的高溶解性富硫[Ni(L)(siS3)]配合物
    摘要:
    新的有机硫配体 siS3-H2 [siS32− = bis(2-mercapto-3-trimethylsilylphenyl) sulfide(2−)] 和 caS3-H2 [caS32− = bis(2-mercapto-3-carboxyphenyl) sulfide(2−) ] 由 HS3-H2 [HS32- = 双(2-巯基苯基)硫化物 (2-)]、正丁基锂和 Me3SiCl 或 CO2/H+ 合成。siS3-H2 与 Ni(ac)2·4H2O 反应得到空气稳定且易溶的三核配合物 [Ni(siS3)]3 (1),其结构由 X 射线晶体学确定。配合物 1 与亲核试剂 L [L = PR3 (R = nPr, Ph, Cy), N2H4, StBu−, 和 Cl−] 反应生成相应的中性或阴离子配合物,分离为 [Ni(PR3)(siS3) ] [R = nPr (2), Ph (3),
    DOI:
    10.1002/1099-0682(200208)2002:8<2138::aid-ejic2138>3.0.co;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