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二氯菊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沸点在72~74℃(54pa)左右,在0.27kPa(100~105℃)下沸腾。它难溶于水,但能溶于甲苯、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用途
二氯菊酸甲酯的化学名称为(±)顺反-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甲酯。它是拟除虫菊酯的重要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多种农药,如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四氯苯菊酯和氟氯苯菊酯等。
用途
该化合物主要用于生产菊酯类农药。
生产方法
二氯菊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Farks法(重氮乙酸酯法):异丁烯与三氯乙醛在AlCl₃催化下缩合,生成一烯醇,再经乙酰化、锌粉还原和酸催化异构化得到共轭双烯。接着,该共轭双烯与重氮乙酸甲酯(乙酯)在铜粉催化下反应,即得二氯菊酸甲酯(乙酯)。
相模法:2-甲基丁烯[2]醇1与原乙酸甲酯(乙酯),在丙酸存在下的缩合Clasen重排,生成3,3-二甲基戊烯[4]酸甲(乙)酯[贲亭酸甲(乙)酯]。后者再与四氯化碳进行调聚加成,并在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得到3,3-二甲基-4,6,6,6-四氯己烯[5]酸甲(乙)酯,然后在甲醇钠存在下脱氯化氢环合而成二氯菊酸甲酯(乙酯)。
相模-库拉莱法:1,1,1-三氯-2-羟基-4-甲基戊烯[4]经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异构化,生成1,1,1-三氯-2-羟基-4-甲基戊烯-[3]。再与原乙酸三甲(乙)酯进行缩合Clasen重排反应,得3,3-二甲基-4,6,6-三氯己烯[4]酸甲(乙)酯。在该过程中还生成部分二氯丁内酯。3,3-二甲基-4,6,6-三氯己烯[4]酸甲(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环合生成二氯菊酸甲(乙)酯,而二氯丁内酯可在甲(乙)醇溶液中用氯化氢或氯化亚砜开环生成3,3-二甲基-4,6,6-三氯己烯[4]酸甲(乙)酯,并再环合得到二氯菊酸甲(乙)酯。
偏二氯乙烯法:与相模法类似,但使用的原料不同。从贲亭酸甲酯制备二氯菊酸甲酯的过程与相模法相同。
用异戊二烯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先将异戊二烯与两分子氯化氢反应生成2,4,4,4-四氯丁腈,再水解、酰氯化生成2,4,4,4-四氯丁酰氯。在三乙胺存在下加压脱氯化氢生成烯酮,然后和异丁烯在压力下反应生成2-氯-2-三氯乙基-3,3-二甲基环丁酮,在三乙胺存在下经Clasen重排得2-三氯乙基-3,3-二甲基-4-氯环丁酮,再Favorski重排得3-三氯乙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然后用碱处理脱氯化氢即得二氯菊酸。
环丁酮法:由丙烯腈和四氯化碳在Cu催化剂作用下调聚反应生成2,4,4,4-四氯丁腈,进一步水解酰氯化生成2,4,4,4-四氯丁酰氯。再在三乙胺存在下加压脱氯化氢生成烯酮,经Clasen重排得2-三氯乙基-3,3-二甲基-4-氯环丁酮,然后Favorski重排得3-三氯乙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最后用碱处理脱氯化氢即得二氯菊酸。
NRDC法:由蒈醛酸甲酯与三苯基亚甲基二氯化膦进行Wittig反应,得到二氯菊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