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1-imidazoyl)propyl)]-N'-(1-pyrenylmethyl)amine | 1571098-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1-imidazoyl)propyl)]-N'-(1-pyrenylmethyl)amine
英文别名
3-imidazol-1-yl-N-(pyren-1-ylmethyl)propan-1-amine
N-[(3-(1-imidazoyl)propyl)]-N'-(1-pyrenylmethyl)amine化学式
CAS
1571098-32-2
化学式
C23H21N3
mdl
——
分子量
339.44
InChiKey
RUBDARGEJJQDR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2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碳酸二叔丁酯N-[(3-(1-imidazoyl)propyl)]-N'-(1-pyrenylmethyl)amine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5%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N-(3-imidazol-1-ylpropyl)-N-(pyren-1-ylmeth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elective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salicylic acid using a simple pyrene appended imidazole receptor
    摘要:
    通过结合 1-芘甲醛和 1-(3-氨基丙基)咪唑,设计出了一种简单的水杨酸选择性荧光受体 1。由于苯环和芘环之间的 π-π 相互作用,对水杨酸的选择性感应导致单体发射量显著增加。通过 1H NMR 光谱进一步研究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并优化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复合物的能量最小化结构。在所有测试的芳香族羧酸中,受体 1 与 5-亚硝基水杨酸的结合常数最高(Ka = 7.18 × 104 M-1)。在乙醇中,5-亚硝基水杨酸与受体 1 以 1 :1 的比例在 EtOH 中与受体 1 形成复合物。
    DOI:
    10.1039/c3nj01339a
  • 作为产物:
    描述:
    1-(3-氨基丙基)咪唑1-芘甲醛三异丙氧基氯化钛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5%的产率得到N-[(3-(1-imidazoyl)propyl)]-N'-(1-pyrenylmeth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elective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salicylic acid using a simple pyrene appended imidazole receptor
    摘要:
    通过结合 1-芘甲醛和 1-(3-氨基丙基)咪唑,设计出了一种简单的水杨酸选择性荧光受体 1。由于苯环和芘环之间的 π-π 相互作用,对水杨酸的选择性感应导致单体发射量显著增加。通过 1H NMR 光谱进一步研究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并优化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复合物的能量最小化结构。在所有测试的芳香族羧酸中,受体 1 与 5-亚硝基水杨酸的结合常数最高(Ka = 7.18 × 104 M-1)。在乙醇中,5-亚硝基水杨酸与受体 1 以 1 :1 的比例在 EtOH 中与受体 1 形成复合物。
    DOI:
    10.1039/c3nj0133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salicylic acid using a simple pyrene appended imidazole receptor
    作者:Md. Wasi Ahmad、Bo-Yeon Kim、Hong-Seok Kim
    DOI:10.1039/c3nj01339a
    日期:——
    A simple salicylic acid selective fluorescence receptor 1 was designed by combining 1-pyrenecarboxaldehyde and 1-(3-aminopropyl)imidazole. The selective sensing of salicylic aci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onomer emissions due to the π–π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enzene and pyrene rings. The natur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ceptor 1 and salicylic acid was investigated further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energy minimised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between receptor 1 and salicylic acid was optimised. Receptor 1 showed the highest binding constant with 5-nitrosalicylic acid (Ka = 7.18 × 104 M−1) among all the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tested. 5-Nitrosalicylic acid formed a complex with receptor 1 at a 1 : 1 ratio in EtOH.
    通过结合 1-芘甲醛和 1-(3-氨基丙基)咪唑,设计出了一种简单的水杨酸选择性荧光受体 1。由于苯环和芘环之间的 π-π 相互作用,对水杨酸的选择性感应导致单体发射量显著增加。通过 1H NMR 光谱进一步研究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并优化了受体 1 与水杨酸之间复合物的能量最小化结构。在所有测试的芳香族羧酸中,受体 1 与 5-亚硝基水杨酸的结合常数最高(Ka = 7.18 × 104 M-1)。在乙醇中,5-亚硝基水杨酸与受体 1 以 1 :1 的比例在 EtOH 中与受体 1 形成复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