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6-dimethylpyrazin-2-yl)-2-methyloxynaphthalene | 221904-7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6-dimethylpyrazin-2-yl)-2-methyl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3-(2-Methoxynaphthalen-1-yl)-2,5-dimethylpyrazine
1-(3,6-dimethylpyrazin-2-yl)-2-methyl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221904-71-8
化学式
C17H16N2O
mdl
——
分子量
264.327
InChiKey
FUHQUCHSFYCYL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3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6-dimethylpyrazin-2-yl)-2-methyloxynaphthalene三乙烯二胺4-二甲氨基吡啶1,2-双(二苯基膦)乙烷氯化镍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6.0h, 生成 (+/-)-<1-(3,6-dimethylpyrazin-2-yl)(2-naphthyl)>diphenylphosph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轴向手性次膦胺1-(3,6-二甲基吡嗪-2-基)(2-萘基)二苯基膦的制备,拆分和化学性质
    摘要:
    描述了以高收率五步合成标题化合物。在2-氯-3,6-二甲基吡嗪10与2-甲氧基-1-萘基硼酸9的Pd催化偶合中形成联芳基键。产物醚11的去甲基化得到醇12,通过用三氟甲磺酸酐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三氟甲磺酸酯13。Ni催化的次膦酸酯化得到所需的次膦胺配体7为外消旋体。由7和(+)-二-μ-氯代双[(R)-二甲基(1-(1-萘基)乙基)氨基-C 2,N]二钯(II)形成的非对映异构化合物palladacycles 16经过相当大的努力,将15分离,得到非对映体纯7。通过与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反应置换拆分剂,得到对映体7。在环境温度下发现该配体消旋。
    DOI:
    10.1016/s0040-4020(99)00066-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轴向手性次膦胺1-(3,6-二甲基吡嗪-2-基)(2-萘基)二苯基膦的制备,拆分和化学性质
    摘要:
    描述了以高收率五步合成标题化合物。在2-氯-3,6-二甲基吡嗪10与2-甲氧基-1-萘基硼酸9的Pd催化偶合中形成联芳基键。产物醚11的去甲基化得到醇12,通过用三氟甲磺酸酐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三氟甲磺酸酯13。Ni催化的次膦酸酯化得到所需的次膦胺配体7为外消旋体。由7和(+)-二-μ-氯代双[(R)-二甲基(1-(1-萘基)乙基)氨基-C 2,N]二钯(II)形成的非对映异构化合物palladacycles 16经过相当大的努力,将15分离,得到非对映体纯7。通过与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反应置换拆分剂,得到对映体7。在环境温度下发现该配体消旋。
    DOI:
    10.1016/s0040-4020(99)0006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preparation, resolution and chemistry of 1-(3,6-dimethylpyrazin-2-yl)(2-naphthyl)diphenylphosphine, an axially chiral phosphinamine
    作者:Mary McCarthy、Patrick J. Guiry
    DOI:10.1016/s0040-4020(99)00066-6
    日期:1999.3
    treatment with triflic anhydride. A Ni-catalysed phosphinylation gave the required phosphinamine ligand 7 as a racemate. Diastereomeric palladacycles 16, formed from 7 and (+)-di-μ-chlorobis[(R)-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ato-C2,N]dipalladium (II) 15 were separated, after considerable effort, to give diastereomerically pure 7. Displacement of the resolving agent by reaction with 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
    描述了以高收率五步合成标题化合物。在2-氯-3,6-二甲基吡嗪10与2-甲氧基-1-萘基硼酸9的Pd催化偶合中形成联芳基键。产物醚11的去甲基化得到醇12,通过用三氟甲磺酸酐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三氟甲磺酸酯13。Ni催化的次膦酸酯化得到所需的次膦胺配体7为外消旋体。由7和(+)-二-μ-氯代双[(R)-二甲基(1-(1-萘基)乙基)氨基-C 2,N]二钯(II)形成的非对映异构化合物palladacycles 16经过相当大的努力,将15分离,得到非对映体纯7。通过与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反应置换拆分剂,得到对映体7。在环境温度下发现该配体消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