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 | 146934-7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
英文别名
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dehyde);2,2-bis(4-hydroxy-3,5-diformylphenyl)propane;5-[2-(3,5-diformyl-4-hydroxyphenyl)propan-2-yl]-2-hydroxybenzene-1,3-dicarbaldehyde
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化学式
CAS
146934-70-5
化学式
C19H16O6
mdl
——
分子量
340.332
InChiKey
DFQVHOMSTWMXF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1.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8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羟胺 、 C33H28F3N5O3Ru(1+)*Cl(1-)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96%的产率得到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Ru-Based Complexes as Heterogeneous Potential Catalysts for the Amidation of Aldehydes and Nitriles in Neat Water
    摘要:
    摘要 利用多种分析技术高效地超声合成了五种新型异质单核络合物锚定 Ru(III),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有氧条件下,这些组装好的配合物可作为有效、稳定和可循环(最多可连续运行八次)的催化剂,用于在 H2O 中将大量腈类和醛类化合物一锅转化为伯胺。此外,在最佳条件下还获得了一些未报道过的二酰胺和四酰胺衍生物。ICP/OES 分析结果表明,没有检测到回收催化剂的沥滤现象,这表明本方案具有真正的异质性。与其他已报道的酰胺制备催化剂相比,本发明的 Ru 复合物具有催化剂载量低、反应时间短、操作温度低、无需有害添加剂、TON 值(990)和 TOF 值(1980 h-1)高等优点。
    DOI:
    10.1246/bcsj.202000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酚A乌洛托品三氟乙酸盐酸 作用下, 反应 27.0h, 以35%的产率得到5,5'-(propane-2,2-diyl)bis(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构建基于酚的多孔有机笼和共价有机骨架的简便溶液相合成方法
    摘要:
    多孔晶体材料,例如多孔有机笼(POC)和共价有机骨架(COF),对于诸如气体存储/分离,传感和催化等广泛的应用非常重要。用于基于亚胺的POC和COF的常规合成方法通常涉及使用有机溶剂/酸催化剂(例如AcOH或TFA)。然而,合成和生长具有增强的结晶度的POC晶体和COF微晶不是容易进行的过程,其中需要筛选许多反应参数。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通过采用H 2提出了一种简便而绿色的合成策略。O /有机溶剂/ MOH(M = Na,K和Cs)作为反应介质,以生产一系列基于酚的POC和COF。除NMR,质谱和FT-IR光谱外,还使用X射线晶体学和分子模拟来确认其结构,气体吸附实验表明它们的孔隙率和吸附特性。这种新方法不仅为合成高度结晶的POC甚至COF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途径,而且还洞察了这两种多孔材料的结晶过程,尤其是在含水介质中。
    DOI:
    10.1039/c9gc0403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고리형 카보네이트 제조용 금속 착화합물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리형 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방법
    申请人:The Industry & Academic Cooperation in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IAC)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220040084104) BRN ▼314-82-09264
    公开号:KR20200020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6
    본 발명은 고리형 카보네이트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신규 금속 착화합물 및 이를 촉매로 이용하여 고리형 카보네이트를 제조하는 방법에 관한 것으로, 보다 상세하게는 신규 구조의 리간드 화합물과 2가 금속을 포함하는 금속 착화합물을 촉매로 사용하여 다양한 구조의 에폭사이드 화합물과 이산화탄소를 원료 물질로 사용하여 기존 촉매에 비해 높은 전환율로 고리형 카보네이트를 고수율로 선택적으로 제조하는 방법에 관한 것이다.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环形碳酸酯的新属络合物及利用其作为催化剂制备环形碳酸酯的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新结构的配体化合物和含有二价属的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利用各种结构的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相较于现有催化剂,以更高的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地制备环形碳酸酯的方法。
  • 一种具有光谱信号放大性能的苯并噻唑衍生 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申请人:东华大学
    公开号:CN10674909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谱信号放大性能的苯并噻唑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结构式为:制备:将双酚A四醛与2‑苯硫酚二氯甲烷乙醇混合溶剂中室温反应,过滤并洗涤后,即得。bis‑2,6‑HBT在氯仿溶液中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荧光量子产率均有显著提高,表现出光谱信号放大性能。本发明中的苯并噻唑生物制备方法简单、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在发展捕光天线分子、光敏器件和有机发光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Bisphenol–based cyanide sensing: Selectivity, reversibility, facile synthesis, bilateral “OFF-ON” fluorescence, C2 structural and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作者:Zakir Ullah、Prasad M. Sonawane、Thien S. Nguyen、Mousumi Garai、David G. Churchill、Cafer T. Yavuz
    DOI:10.1016/j.saa.2021.119881
    日期:2021.10
  • Tetraoximino derivatives of bisphenol and their use as coating agents
    申请人:ZENECA LIMITED
    公开号:EP0509695B1
    公开(公告)日:1995-06-21
  • US5219481A
    申请人:——
    公开号:US5219481A
    公开(公告)日:1993-06-15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