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tolyl[1,4]naphthoquinone | 60544-0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tolyl[1,4]naphthoquinone
英文别名
2-(3-methylphenyl)-1,4-naphthoquinone;2-(m-tolyl)naphthalene-1,4-dione;2-(3-methylphenyl)naphthalene-1,4-dione
2-m-tolyl[1,4]naphthoquinone化学式
CAS
60544-09-4
化学式
C17H12O2
mdl
——
分子量
248.281
InChiKey
FMNZQOQLFDCU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4.8±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35±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tolyl[1,4]naphthoquinon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氟乙酸三氟乙酸酐[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0%的产率得到2-(2-hydroxy-5-methylphenyl)-1,4-naphthoqu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II)-和钯(II)-催化芳基化醌的位置发散C-H氧化:鉴定具有强杀锥虫活性的羟基化醌类化合物
    摘要:
    完成了通过C-H 氧化反应以多样性为导向的羟基化芳基醌合成及其对锥虫病(恰加斯病的病原体)的评估。通过使用基于钌 (II) 或钯 (II) 的催化剂,在羟基化反应中观察到互补的区域选择性,我们已经在这些新型芳基化和羟基化醌中鉴定了 9 种比苯并硝唑 (Bz) 更有效的化合物。例如,5-羟基-2-[4-(三氟甲基)苯基]-1,4-萘醌 ( 4h ) 的 IC 50/24 h 值为 22.8 µM,比最先进的药物 Bz 的活性高 4.5 倍。本文提供了第一个应用 C-H 活化用于芳基化醌的位置选择性羟基化以及将这些化合物鉴定为杀锥虫药物候选物的例子。
    DOI:
    10.1016/j.bmc.2021.116164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苯间氯过氧苯甲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2-m-tolyl[1,4]naphthoqu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Transition Metal-Free Direct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Quinones and Naphthoquinones with Diaryliodonium Salts: Synthesis of Aryl Naphthoquinones as β-Secretase Inhibitors
    摘要:
    A novel ligand-free, transition metal-free direct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quinones with diaryliodonium salt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was promoted only through the use of a base and gave aryl quinone derivativ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is methodology provided an effective and easy way to synthesize β-secretase inhibitors. The radical trapp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is progress was the radical mechanism.
    DOI:
    10.1021/jo501467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oxidation–oxidative C–H/C–H cross-coupling: synthesis of arylquinones from hydroquinones
    作者:Shuai Zhang、Feijie Song、Dongbing Zhao、Jingsong You
    DOI:10.1039/c3cc41067f
    日期:——
    A concis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arylquinones from widely available hydroquino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a tandem reaction involving the oxidation of hydroquinones and subsequent oxidative C–H/C–H cross-coupling of the resulting quinones with arenes.
    通过一系列串联反应,开发了一种从广泛可用氢醌高效合成芳基醌的简便方法,该串联反应包括氢醌的氧化以及随后生成的醌与芳烃的氧化性C-H/C-H交叉耦合。
  • 一种2-取代-1,4-萘醌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6316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本发明公开一种2‑取代‑1,4‑醌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式I所示的2‑炔基苯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以Selectfluor为氧化剂,加入碱性物质,在乙腈的混合溶剂中,70℃下搅拌反应10‑24小时,反应结束反应液后处理制备得到式II所示的2‑取代‑1,4‑醌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原料可变,衍生物多,催化剂价廉易得,成本大大降低,且无污染;所使用的氧源为和Selectfluor;反应条件温和,节约能源消耗;此外,还具有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强,后处理操作简便等特点。
  • 一种2-取代-1,4-萘醌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6316817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取代‑1,4‑醌类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式I所示的2‑炔基苯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以二甲基亚砜为氧化剂和溶剂,80‑140℃温度下下搅拌反应2‑10小时,反应结束反应液后处理制备得到式II所示的2‑取代‑1,4‑醌类生物;所述催化剂为双三氟甲磺酸和无机亚盐的混合,所述无机亚盐为碘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氰化亚铜中的一种。本发明方法原料多变,衍生物多,催化剂价廉易得,成本大大降低,且无污染;无需额外氧化剂,氧源与溶剂都为二甲基亚砜,节约成本,具有反应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 一种合成维生素K3环氧衍生物的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530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维生素K 3 环氧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以2‑甲基‑1,4‑醌(维生素K 3 )衍生物(I)为原料,采用四丁基碘化铵(TBAI)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在SiO 2 作用下得到了一系列维生素K 3 环氧衍生物。本发明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并且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双氧水氧化烯烃过程中需要加碱的问题,因而具有更广的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耐受性。
  • Tetrabutylammonium Iodide Catalyzed Epoxidation of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with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as an Oxidant
    作者:Bai-Ru Ai、Xu-Ling Chen、Yu Dong、Lei Tang、Ji-Yu Wang
    DOI:10.1055/s-0036-1589035
    日期:2017.9
    reaction time, and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epoxidation of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by using tetrabutylammonium iodide as a catalyst and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as an oxidant in the presence of silicon dioxide. This protocol, which provides a facile base-free methodology for the synthesis of some new naphthoquinone-based epoxides
    摘要 通过在二氧化硅的存在下,使用四丁基碘化铵作为催化剂和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已经开发出一种有效的,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用于醌衍生物的环氧化。该方案为合成一些基于醌的新型环氧化物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无碱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反应时间短且底物范围广的特点。 通过在二氧化硅的存在下,使用四丁基碘化铵作为催化剂和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已经开发出一种有效的,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用于醌衍生物的环氧化。该方案为合成一些基于醌的新型环氧化物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无碱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反应时间短且底物范围广的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