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
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879~2740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200mg/kg。对家兔眼睛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家兔皮肤有中等刺激性。家兔亚急性经皮无作用剂量为500mg/kg,而大鼠2年饲喂试验的无作用剂量为每天25mg/kg,狗则为1.25mg/kg。在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致畸、致癌或致突变效应。虹鳟鱼的LC50值为28mg/L(96小时),青鳃翻车鱼的LC50值为23mg/L(96小时)。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14~116℃,闪点150℃,在200℃时分解,相对密度1.57 (25℃),蒸汽压0.5Pa (100℃)。在25℃时的溶解度如下:乙醇922g/L、异丙醇760g/L、丙酮810g/L、甲苯130g/L、二氯甲烷260g/L、二噁烷1180g/L和水6.5g/L。麦草畏与其他物质相混性良好,贮存稳定,具有抗氧化及抗水解能力。
用途
作为安息香酸系除草剂(苯甲酸类),麦草畏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防效。用于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防除猪殃殃、荞麦蔓、藜、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莴、苍耳、薄朔草、田旋花、刺儿菜、问荆和鲤肠等杂草,一般使用48%水剂3~4.5mL/100m2(有效成分1.44~2g/100m2)。麦草畏杀草谱较窄,对某些抗性杂草效果不佳,并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小,常与2,4-滴丁酯或2甲4氯胺盐混用。
用途
作为植物发芽后的除草剂,通常与其他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或其他除草剂混合加工成混剂,用于谷物地除草。
用途
对小麦、玉米等作物中的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效果。叶面或土壤除草剂,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的传导,用于防除芦笋、玉米、高粱、小麦、甘蔗等作物田中的杂草,也可用于防除耕作区的木本灌木丛。通常单用或几个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也可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
生产方法
以1,2,4-三氯苯、甲醇、二氧化碳和硫酸二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麦草畏。
生产方法
由1,2,4-三氯苯与甲醇/氢氧化钠反应制得2,5-二氯苯酚。然后在一定压力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2-羟基-3,6-二氯苯甲酸,再通过硫酸二甲酯合成麦草畏。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 1039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LD50: 119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需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和运输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STEL 1 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