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eptanoylpyrrolidine-2,4-dione | 1197374-2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heptanoylpyrrolidine-2,4-dione
英文别名
——
1-heptanoylpyrrolidine-2,4-dione化学式
CAS
1197374-23-4
化学式
C11H17NO3
mdl
——
分子量
211.261
InChiKey
MTJBPEZPCXPTJ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二甲基丙烯酸1-heptanoylpyrrolidine-2,4-dion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69%的产率得到1-heptanoyl-5-oxo-2,5-dihydro-1H-pyrrol-3-yl 3-methylbut-2-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3-酰基四酸的合成和互变异构
    摘要:
    已经研究了通过酰基四羧酸与羧酸的O-酰化然后酰基转移来合成3-酰基四酸(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子结构)的方法。该酰化序列由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介导,并且对氮取代基(R 1)的性质,羧酸(R 2 CO 2 H )的性质非常敏感。),以及DMAP的数量。N-酰化由于过量的DMAP引起的酰基迁移,使用1.3当量的DMAP(含1.1当量的DCC)将酰基四酸与烷基羧酸意外地直接生成了3-酰基四酸。另一方面,通过仅使用0.1当量的DMAP(具有1.1当量的DCC),将N-未取代的,N-烷基和N-酰基的四甲酸与烷基和芳族羧酸一起给出O-酰基的四甲酸。这些可以通过用过量的DMAP处理而进一步重排成酰基产物。发现这些3-酰基四酸在溶液中的互变异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氮取代基(R 1)而不是3-酰基。
    DOI:
    10.1021/jo102304y
  • 作为产物:
    描述:
    N-(2-(2,2-dimethyl-4,6-dioxo-1,3-dioxan-5-ylidene)-2-hydroxyethyl)heptanamide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1-heptanoylpyrrol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Tetramic Acids as Scaffolds: Synthesis, Tautomeric and Antibacterial Behaviour
    摘要:
    报道了四咪酸在环氮上有各种取代基的高效合成途径、它们在溶液中的互变行为及其抗菌活性。
    DOI:
    10.1055/s-0029-12177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Detailed Study of Antibacterial 3-Acyltetramic Acids and 3-Acylpiperidine-2,4-diones
    作者:Yong-Chul Jeong、Zsolt Bikadi、Eszter Hazai、Mark G. Moloney
    DOI:10.1002/cmdc.201402093
    日期:2014.5.18
    Inspired by the core fragment of antibacterial natural products such as streptolydigin, 3‐acyltetramic acids and 3‐acylpiperidine‐2,4‐diones have been synthesised from the core heterocycle by direct acylation with the 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using a strategy which permits ready access to a structurally diverse compound librar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se systems has been established against
    受到抗菌天然产物(例如链霉菌丝蛋白),3-酰基四酸和3-酰基哌啶-2,4-二酮的核心片段的启发,已通过直接与取代的羧酸进行酰化反应从核心杂环合成了一种策略,该策略允许随时使用结构上多样化的化合物库。这些系统的抗菌活性已经针对一系列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而建立,并且大部分针对前者,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效。已获得与针对该文库一小部分的十一碳烯基焦磷酸合酶(UPPS)和/或RNA聚合酶(RNAP)的作用方式一致的数据。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已显示出在UPPS和RNAP的链霉菌毒素和粘质激肽的已知结合位点上具有结合力。
  • Synthesis of and Tautomerism in 3-Acyltetramic Acids
    作者:Yong-Chul Jeong、Mark G. Moloney
    DOI:10.1021/jo102304y
    日期:2011.3.4
    carboxylic acid (R2CO2H), and the amount of DMAP. Acylation of N-acyl tetramic acids with an alkyl carboxylic acid using 1.3 equiv of DMAP (with 1.1 equiv of DCC) unexpectedly gave the 3-acyltetramic acid directly as a result of acyl migration induced by excess amounts of DMAP. On the other hand, N-unsubstituted, N-alkyl, and N-acyl tetramic acids with alkyl and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gave the O-acyl tetramic
    已经研究了通过酰基四羧酸与羧酸的O-酰化然后酰基转移来合成3-酰基四酸(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子结构)的方法。该酰化序列由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介导,并且对氮取代基(R 1)的性质,羧酸(R 2 CO 2 H )的性质非常敏感。),以及DMAP的数量。N-酰化由于过量的DMAP引起的酰基迁移,使用1.3当量的DMAP(含1.1当量的DCC)将酰基四酸与烷基羧酸意外地直接生成了3-酰基四酸。另一方面,通过仅使用0.1当量的DMAP(具有1.1当量的DCC),将N-未取代的,N-烷基和N-酰基的四甲酸与烷基和芳族羧酸一起给出O-酰基的四甲酸。这些可以通过用过量的DMAP处理而进一步重排成酰基产物。发现这些3-酰基四酸在溶液中的互变异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氮取代基(R 1)而不是3-酰基。
  • Tetramic Acids as Scaffolds: Synthesis, Tautomeric and Antibacterial Behaviour
    作者:Mark Moloney、Yong-Chul Jeong
    DOI:10.1055/s-0029-1217745
    日期:2009.9
    Efficient synthetic routes for tetramic acids variously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nitrogen, their tautomeric behaviour in solution and their antibiotic activity are reported.
    报道了四咪酸在环氮上有各种取代基的高效合成途径、它们在溶液中的互变行为及其抗菌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