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p-trifluoromethylphenyl)-N'-phenylurea | 23750-6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trifluoromethylphenyl)-N'-phenylurea
英文别名
phen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urea;1-Phen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urea
N-(p-trifluoromethylphenyl)-N'-phenylurea化学式
CAS
23750-69-8
化学式
C14H11F3N2O
mdl
——
分子量
280.249
InChiKey
FVAGWXCNHAODJ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盐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四丁基氯化铵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4.17h, 生成 N-(p-trifluoromethylphenyl)-N'-phen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胺存在下Pd / C催化叠氮化物的羰基化
    摘要:
    据报道,在胺的存在下,脂肪族和芳香族叠氮化物的Pd / C催化简便,有效地羰基化反应。作为一系列生物药物中广泛存在的片段,在CO气氛下使用易于获得的廉价胺与胺进行叠氮化,可以直接合成官能化的不对称脲,而N 2是唯一的副产物。发现不仅芳基叠氮化物而且苄基和烷基叠氮化物也适用于该方法。该程序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高效的钯木炭催化系统。
    DOI:
    10.1021/acs.orglett.6b003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号:CN109776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本发明一种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将取代噁唑酮,乙酸钠,加入到甲醇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入取代胺,反应2‑15h,通过柱层析得到脲类化合物。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具有危险性的化合物的缺点,采用一锅法代替了现有产率低的反应。本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容易得到,底物可转化为多种其他有用的分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应用到农药杀草隆、利尿隆和抗癌药物索拉非尼的合成,本发明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不对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Halogen-substituted ureas for anion binding: solid state and solution studies
    作者:Arianna Casula、Marco Fornasier、Riccardo Montis、Alexandre Bettoschi、Stephen P. Argent、Alexander J. Blake、Vito Lippolis、Laura Marongiu、Giacomo Picci、Jeremiah P. Tidey、Claudia Caltagirone
    DOI:10.1080/10610278.2017.1377343
    日期:2017.11.2
    crystal lattice. In the presence of anion guests or solvent molecules with competing hydrogen bond donors and acceptors, other supramolecular arrangements can be observed. Solution studies conducted in DMSO-d6/0.5% H2O by means of 1H-NMR titrations show the formation of 1:1 adducts with all receptors. The different observed affinities of the receptors for the anion guests were rationalised in terms of
    摘要在此,我们报告了 N,N'-二苯基脲 L1-L15 家族的合成和阴离子结合特性,该家族带有芳香环卤素(氯和碘)和/或硝基或三氟甲基吸电子基团. 对从单晶 X 射线衍射实验获得的晶体结构的分析表明,通过 N-H···O 氢键连接的自组装链或带是此类分子在晶格中最常用的排列方式。在阴离子客体或溶剂分子与竞争性氢键供体和受体的存在下,可以观察到其他超分子排列。通过 1H-NMR 滴定在 DMSO-d6/0.5% H2O 中进行的溶液研究表明,所有受体都形成了 1:1 的加合物。
  • N,N'-DIARYLUREA COMPOUNDS AND N,N'-DIARYLTHIOUREA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TRANSLATION INITIATION
    申请人:Aktas Bertal Huseyin
    公开号:US20120115915A1
    公开(公告)日:2012-05-10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translation initiation are provided.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kits for treating (1) cellular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2) non-proliferative, degenerative disorders, (3) viral infections, and/or (4)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viral infections, using N,N′-diarylureas and/or N,N′-diarylthiourea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本文提供了抑制翻译起始的组合物和方法。描述了使用N,N'-二芳基脲和/或N,N'-二芳基硫脲化合物治疗(1)细胞增生性疾病,(2)非增生性退行性疾病,(3)病毒感染和/或(4)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的组合物、方法和试剂盒。
  • [EN] POLYETHER-B-POLY (γ-BUTYROLACTONE) BLOCK CO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br/>[FR] COPOLYMÈRE SÉQUENCÉ DE POLYÉTHER-B-POLY(γ-BUTYROLACTONE) ET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br/>[ZH] 聚醚-b-聚(γ-丁内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QINGDAO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公开号:WO2019149086A1
    公开(公告)日:2019-08-0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水合物或溶剂化物。(I)
  •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γ-BUTYROLACTONE)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br/>[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POLY(γ-BUTYROLACTONE) À POIDS MOLÉCULAIRE ÉLEVÉ<br/>[ZH] 一种高分子量聚(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QINGDAO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公开号:WO2020083180A1
    公开(公告)日:2020-04-30
    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聚(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γ-丁内酯)。该方法包括:使γ-丁内酯在催化体系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γ-丁内酯);所述催化体系包括:引发剂、催化剂和脲,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磷腈化合物中的至少之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