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amido-7-methylnaphthyridine | 1362236-3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amido-7-methylnaphthyridine
英文别名
N-(7-methyl-1,8-naphthyridin-2-yl)benzamide
2-benzamido-7-methylnaphthyridine化学式
CAS
1362236-38-1
化学式
C16H13N3O
mdl
——
分子量
263.299
InChiKey
CTDQBFHMLLMNA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酰氯2-氨基-7-甲基-1,8-萘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47%的产率得到2-benzamido-7-methyl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不依赖于成规异构体的脲咪唑基序—探测构象和互变异构效应对三键结合氢的异二聚体分子识别的工具
    摘要:
    氢键的线性阵列对于“刺激响应”的超分子材料的可逆组装很有用。因此,对于能够以可预测的方式呈现氢键功能的易于合成的基序存在不断的需求,从而出现了高亲和力和高保真度的识别。线性阵列的设计由于具有多种构象和互变异构构型的能力而具有挑战性。在阵列中每增加一个氢键杂原子,可用的互变异构和构象空间就会增加,很难预料到哪里会产生非生产性的构象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本文介绍了有关互补脲基咪唑供体-供体-受体(DDA)阵列的详细研究(1)和酰胺异胞嘧啶供体-受体-受体(DAA)阵列(2)。的具体特征1是两个简并,分子内氢键键合的构象被假定,这两者呈现DDA数组,它是适当的DAA伙伴互补。1D和2D 1 H NMR光谱,等温滴定量热法,和从头结构计算确认1间与相互作用2(ķ一个≈33000 中号-1在CDCl 3中构象异构体无关的方式通过焓驱动)。比较1与己糖胞嘧啶(4)和mid萘啶(3)的结合行为。5)提供了
    DOI:
    10.1002/chem.2011021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former-Independent Ureidoimidazole Motifs-Tools to Probe Conformational and Tautomeric Effects on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Triply Hydrogen-Bonded Heterodimers
    作者:Maria L. Pellizzaro、Andrea M. McGhee、Lisa C. Renton、Michael G. Nix、Julie Fisher、W. Bruce Turnbull、Andrew J. Wilson
    DOI:10.1002/chem.201102128
    日期:2011.12.16
    intramolecular hydrogen‐bonded conformations are postulated, both of which present a DDA array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appropriate DAA partners. 1D and 2D 1H NMR spectroscopy,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and ab initio structure calculations confirm 1 interacts with 2 (Ka≈33000 M−1 in CDCl3) in a conformer‐independent fashion driven by enthalpy. Comparison of the binding behaviour of 1 with hexylamidocytosine
    氢键的线性阵列对于“刺激响应”的超分子材料的可逆组装很有用。因此,对于能够以可预测的方式呈现氢键功能的易于合成的基序存在不断的需求,从而出现了高亲和力和高保真度的识别。线性阵列的设计由于具有多种构象和互变异构构型的能力而具有挑战性。在阵列中每增加一个氢键杂原子,可用的互变异构和构象空间就会增加,很难预料到哪里会产生非生产性的构象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本文介绍了有关互补脲基咪唑供体-供体-受体(DDA)阵列的详细研究(1)和酰胺异胞嘧啶供体-受体-受体(DAA)阵列(2)。的具体特征1是两个简并,分子内氢键键合的构象被假定,这两者呈现DDA数组,它是适当的DAA伙伴互补。1D和2D 1 H NMR光谱,等温滴定量热法,和从头结构计算确认1间与相互作用2(ķ一个≈33000 中号-1在CDCl 3中构象异构体无关的方式通过焓驱动)。比较1与己糖胞嘧啶(4)和mid萘啶(3)的结合行为。5)提供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