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phthalimidopropane | 10513-9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phthalimidopropane
英文别名
1,3-Diphthalimido-propan;2-[3-(1,3-dioxoisoindol-2-yl)propyl]isoindole-1,3-dione
1,3-diphthalimidopropane化学式
CAS
10513-96-9
化学式
C19H14N2O4
mdl
——
分子量
334.331
InChiKey
IPPRCFUEIHNCO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8 °C
  • 沸点:
    523.9±33.0 °C(Predicted)
  • 密度:
    1.42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7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phthalimidopropaneN-甲基吡咯烷酮 、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93%的产率得到N,N'-(propane-1,3-diyl)di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揭露酰胺: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的钌催化原羰基化
    摘要:
    使用钌催化剂,以高收率和较短的反应时间实现了单步操作中各种合成吸引力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前所未有的转化为酰胺。机理研究表明,独特的均质途径涉及五元环的打开和CO 2的释放,其中水是质子的来源。
    DOI:
    10.1021/acs.orglett.7b03278
  • 作为产物:
    描述:
    3,3-二氯-异苯并呋喃-1-酮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08h, 生成 1,3-diphthalimido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萘二氯与伯胺的反应。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及X射线分子结构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邻苯二甲叉基二氯化物与伯胺反应合成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有效方法。与芳基胺,亚芳基二胺和亚烷基二胺的反应以几乎定量的产率产生相应的邻苯二甲酰亚胺或双邻苯二甲酰亚胺。然而,由于烷基胺的相对高的亲核性,与烷基胺的反应没有用。已经发现芳胺的某些特定行为,与特定邻位取代基的存在有关。带有邻羟基甲基的芳基胺的反应为制备2-苯并恶嗪基苯甲酸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N-(2-甲氧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3a和2-(4H-3,1-苯并恶嗪-2-基)苯甲酸15a的X射线晶体结构 已经确定。
    DOI:
    10.1016/s0040-4020(97)0019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含有手性环己二胺基的四齿氮氧对称配体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济南大学
    公开号:CN10856999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手性环己二胺基的四齿氮氧对称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手性环己二胺基的四齿氮氧对称配体,该配体与经典的salen配体具有类似的结构,可以N、N、O、O四齿配位,与烷基铝络合形成配合物。本发明配体结构特殊,制备方法简单,形成的铝配合物可以作为环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高,反应速率很快,聚合反应操作简单,且可以可控的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物,选择性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一种四齿氮氧配位的铝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申请人:济南大学
    公开号:CN107973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齿氮氧配位的铝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具有式Ⅰ所述的结构式,其中,R为C1‑C6的直链烷基。本发明四齿氮氧配位的铝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产品收率高,催化剂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铝与N,N,O,O配位,可以作为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速率快,得到的聚合产物分子量可控、产率高。
  • Effect of hydration and structure on the fragmentation of 2,2-(propane-1,3-diyl)bis(isoindoline-1,3-dione) and 2,2-(ethane-1,2-diyl)bis(isoindoline-1,3-dione) in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作者:Samiyeh Yosefdad、Younes Valadbeigi、Mohammad Bayat
    DOI:10.1016/j.molstruc.2019.127105
    日期:2020.1
    observed for the molecular ion of 4 indicating the stability of 4+ ion. The results were interpreted using computational method at B3LYP/6-31 + G(d) level of theory. Also, comparison of the mass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cation 4+ is tri-hydrated while 3+ is not hydrated. From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4+(H2O)1-3 clust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 stability of 4+(H2O)3 is due to formation of hydronium
    摘要 两种双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2,2-(ether-1,2-diyl)bis(isoindoline-1,3-dione) (3) 和 2,2-(propane-1,3-diyl)bis(isoindoline) -1,3-二酮) (4) 被合成并通过 1H NMR、13C NMR 和电子碰撞电离质谱 (EI-MS) 进行表征。研究了烷基长度对化合物 3 和 4 裂解的影响,发现具有 CH2-CH2 基团的 3 分子离子几乎完全分解,因此在 m/ z 为 320。另一方面,对于 4 的分子离子观察到 m/z 为 334 的强峰,表明 4+ 离子的稳定性。使用计算方法在 B3LYP/6-31 + G(d) 理论水平解释结果。此外,质谱的比较表明,阳离子 4+ 是三水合的,而 3+ 没有水合。
  • Method for preparing n-($g(v)-bromoalkyl)phthalimide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40176613A1
    公开(公告)日:2004-09-09
    The invention concerns a procedure for preparation of N-(&ohgr;-bromoalkyl)phthalimides which consists of reacting potassium phthalimide with an &agr;,&ohgr;-dibromoalkane without cosolvent, at a temperature from 50° C. to 130° C. by using a molar ratio of &agr;,&ohgr;-dibromoalkane to potassium phthalimide from 3 to 8, of cooling the reaction medium to about 80° C.-85° C., of washing it with water, of decanting, of removing excess &agr;,&ohgr;-dibromoalkane from the organic phas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and then of crystallizing the N-(&ohgr;-bromoalkyl)phthalimide with a low boiling point alcohol.
    该发明涉及一种制备N-(&ohgr;-溴代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方法,包括在无共溶剂的情况下,将苯甲酰亚胺钾与α,&ohgr;-二溴代烷烃反应,反应温度为50°C至130°C,使用α,&ohgr;-二溴代烷烃与苯甲酰亚胺钾的摩尔比为3至8,将反应介质冷却至约80°C-85°C,用水洗涤,倾析,将过量的α,&ohgr;-二溴代烷烃在减压下从有机相中去除,然后用低沸点醇结晶N-(&ohgr;-溴代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acromonocyclic Polyamines Composed of Natural Methylene Arrays
    作者:Masaaki Iwata、Hiroyoshi Kuzuhara
    DOI:10.1246/bcsj.62.198
    日期:1989.1
    A general synthetic method applicable to acyclic and cyclic polyamines was developed. The methodology was exemplified by systematical synthesis of twelve macromonocyclic polyamines, 1 ([17]N4) through 12 ([35]N8), composed of the combination of four natural polyamine segments, spermidine, spermine, thermine, and thermospermine. These twelve designed macrocycles are exhausted numbers of possible structures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无环和环状多胺的通用合成方法。该方法以 12 种大单环多胺 1 ([17]N4) 到 12 ([35]N8) 的系统合成为例,由四种天然多胺片段、亚精胺、精胺、thermine 和热精胺的组合组成。这十二个设计的大环是由三个任意选择的关于亚甲基链阵列和氮含量(四到八个)标准定义的可能结构的用尽数量。分析了结构特征的共同元素,发现它们被还原为易于获得的三类简单的 N,N'-二甲苯基链烷二胺,它们源自二胺和三胺。通过 N 的反应系统地增加了氮含量,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